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综合
 
标题导航
| 山南网首页 |
2025年5月7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风过雅江 满眼青绿
——乃东区科学开展国土绿化行动
武沛涛
 

春日的雅砻大地,草木生发,绿意渐浓。从泽当镇驱车沿着蜿蜒的山路盘旋而上,再拐几道弯,便来到位于山南市乃东区多颇章乡南山上的一处平坦空地。放眼望去,昔日的荒山已经郁郁葱葱。南北山绿化工程不仅优化了高原生态,更探索出一条高寒地区生态治理与民生改善协同发展的创新路径。

近年来,乃东区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坚持以绿色涵养生态底色,科学开展国土绿化行动,落实南北山绿化工程等自治区重点生态项目,不断筑牢绿色生态安全屏障。

挂图作战,植树造林干劲足

以前的乃东区,植被稀少,春天风吹沙起,夏季暴雨成灾,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自然环境恶劣,群众饱受风沙之苦。“遍植青绿,成就青山”成了当地群众最为迫切的愿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造林绿化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为遏制风沙、改善生态,乃东区紧盯目标任务,严格履行监管责任,抢抓春季植树黄金季,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加强调度,安排人员和机械按时进场,及时推进试水、网围栏、输水管道、蓄水坑检修、枯死苗木清理等工作。

记者了解到,南北山2024年度(山南段)乃东区营造林先造后补工程二期于2024年7月全面动工建设,造林绿化共4个片区,总规模5893.8亩;南北山2025年度(山南段)乃东区营造林先造后补工程二期共7个片区,总规模14240.4亩,造林绿化工程正如火如荼地进行……

俯瞰乃东区,新栽的苗木与远方的雪山相互映衬。当春风掠过雅鲁藏布江两岸,带来的不再是裹挟的沙尘,而是满眼的青绿。

以工代赈,群众钱包鼓起来

春日的暖阳里,42岁的乃东区索珠乡恰当村村民琼达和乡亲们一起参加了植树活动。这位曾经的采药人,如今和周边的村民们一样,转型成为了“生态卫士”。

2024年,乃东区大力推广以工代赈模式,引导周边农牧民群众参与植树造林,确保参与南北山绿化工程的本地务工人员不低于70%。

琼达夫妻二人通过参与造林绿化工程和在水泥厂务工,当年的家庭收入突破6万元,较以往翻了两番。在植树造林过程中,琼达学会了苗木选择、土壤改良、苗木栽植管护和病虫防治等技术。

在乃东区,像琼达夫妇这样通过“生态就业”增收的农牧民不在少数。据了解,近年来,山南市乃东区通过造林绿化带动当地群众增加收入624万元,机械作业增收105万元。种树不仅让荒山披绿,还让老百姓的钱包鼓了起来。

琼达笑盈盈地对记者说:“你看,这些树苗种上才一年多,这一片荒山就绿了不少,沙尘天气也少了很多。现在大风天出门,我们也不用裹得严严实实的了。”

科技赋能,种植管护更精准

在推进南北山绿化工程中,科技发挥着关键作用。走进位于乃东区多颇章乡布麦村的绿化工地,记者看到,无人机在一分钟内便将客土和树苗运至山坡上。

“使用无人机不仅提高了运土、运苗效率,还确保了人员的施工安全。”山南市罗尔松园林绿化有限责任公司项目负责人阿仲告诉记者:“有些植树点山势陡峭,运输工作费时费力,使用无人机既方便又安全。”

乃东区通过运用无人机监测、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科技手段,让造林绿化工程实现了精准规划、科学施工和有效管理。同时,乃东区坚持原生植被保护优先与人工修复、自然修复相结合,进一步做到了科学有序绿化种植。

在乃东区的各个植树点,记者看到,当地干部群众撸起袖子、干劲十足地植树造林。他们种下的一株株树苗,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更筑起了防风固沙的绿色长城。(来源:西藏日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南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国内统一刊号:CN54—0018 邮发代号:67—21
地址: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乃东县泽当镇湖南路19号 联系电话:0893-7828933 邮政编码:856000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山南网(www.xzsnw.com): 备案号:藏ICP备 14000057号-1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国际国内
强身健体 活力职运
扎囊县召开县委审计委员会会议
隆子县召开县委社会工作会议
风过雅江 满眼青绿
找到党建引领发展的“金钥匙”
错那市住建局开展专题学习交流
桑日县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浪卡子县多却乡开展藏青17号播种技术培训
洛扎县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演讲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