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国际国内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综合
 
标题导航
| 山南网首页 |
2025年4月9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季度全国法院完成信用修复超40万人次
 

新华社北京4月7日电 (记者冯家顺 罗沙)今年一季度全国法院新纳入失信名单39.42万人次,同比下降9个百分点,同时完成信用修复超40万人次,失信名单人数延续了2024年的负增长趋势。

这是记者从最高人民法院7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的。据介绍,失信被执行人信用修复的主要手段就是删除失信信息。失信被执行人积极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或主动纠正失信行为的,人民法院可以提前删除失信信息,及时帮助其修复信用。

最高法执行局局长黄文俊在会上表示,2025年第一季度人民法院执行工作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立审执协调”机制运行更加顺畅,打击失信和规范执行齐头并进,助力激发市场活力。

法院执行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关乎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兑现,关乎司法权威和公信力。最高法研究室主任周加海介绍,2024年全国法院共执结911.82万件案件,执行到位金额超过2万亿元,积极推动将胜诉当事人“纸上权益”兑现为“真金白银”,服务法治社会、诚信社会建设。

据悉,人民法院今年一季度执行完毕率44.32%,执行到位率56.74%,双双保持高位。同时,执行案件平均结案时间72天,环比稳步缩短。

交叉执行是最高法持续推进执行改革的重要举措,即通过运用督促执行、指令执行、提级执行、集中执行、协同执行等方式,有效防止权力、关系、人情干扰,强化监督管理,提高执行质量和效率。

权威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至今年3月末,全国法院交叉执行案件近30万件,取得实质进展或化解近15万件,执行到位金额近1600亿元。

最高法当日还发布了6件执行实施专题指导性案例,这是自2010年指导性案例制度建立以来,最高法首次发布执行实施专题指导性案例,涉及提级执行、集中执行、指定异地执行等交叉执行方式的运用,执行立案前保全扣划措施的适用等,有效满足司法实践需要,及时回应人民群众关切。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南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国内统一刊号:CN54—0018 邮发代号:67—21
地址: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乃东县泽当镇湖南路19号 联系电话:0893-7828933 邮政编码:856000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山南网(www.xzsnw.com): 备案号:藏ICP备 14000057号-1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国际国内
向世界传递“春之声”
外交部:
中国戏剧主题儿童文化 活动在维也纳举行
赏繁花 踏春行
二○二五年“科学突破奖”揭晓
国家医保局呼吁社会监督守护“看病钱”
2025年德国慕尼黑国际工程机械博览会开幕
一季度全国法院完成信用修复超4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