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礼轩
雅鲁藏布江的春汛挟裹着冰裂的脆响奔腾而来,雪域高原的群山之巅升腾起金色的朝阳。在这万物复苏的季节里,市委二届九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的春风,正以投资为笔,以项目为墨,在藏源大地的长卷上挥洒着气势恢宏的发展诗篇。当春雷唤醒沉睡的冻土,当江流冲开冰封的河道,一场以投资拉动的经济变革正在雅砻河畔奏响新时代的奋进交响。
大河奔流看潮头,战略布局绘就发展蓝图。雅鲁藏布江穿越千年峡谷,始终保持着奔涌向前的磅礴气势。市委二届九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擘画的“四梁八柱”投资体系,恰似在峡谷间架起的通天长桥。从清洁能源基地到高原特色产业带,从边境口岸枢纽到生态文旅走廊,每个战略支点都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正如藏族谚语所言:“雄鹰展翅前必先俯瞰群山”,我们以全域视野谋划的“投资拉动、产业带动、区域联动、改革驱动、民生先动、安全互动”工作思路,正在将地理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在琼结青稞种植基地,智慧农业示范园里的传感器正实时监测墒情;在隆子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物流中心的车流昼夜不息;在措美风电项目现场,百米高的风机叶片划破云层。这些跳动的数据、穿梭的车流、旋转的叶片,共同谱写着现代产业体系的交响乐章。当圣洁的哈达与智能的芯片相遇, (下转第三版C) (上接第一版C)传统与现代的深度融合正在创造独特的高原经济山南新模式。
千帆竞发势如虹,项目攻坚激活经济脉动。贡嘎机场扩建工地上,百台机械齐声轰鸣,奏响立体交通网络的进行曲;藏中电网联网工程跨越雪山峡谷,银线铁塔编织着能源动脉;哲古湖畔的生态修复现场,草方格正以经纬之姿锁住流动的沙丘。这些如火如荼的建设场景,让人想起《格萨尔王传》中“万马奔腾卷狂澜”的壮阔画面。每个重点项目都是撬动发展的支点,每处施工现场都是经济跃升的台阶。
在“项目为王”的理念指引下,我们建立起“五个一”推进机制: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专班、一张清单、一抓到底。就像藏式建筑讲究“柱稳梁正”,我们的项目推进同样注重系统性和协调性。当党员干部们带着行军床驻扎工地,当技术专家在海拔4500米的高原攻坚克难,这种“牦牛精神”正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春风化雨润沃土,产业升级培育增长新动能。在乃东区的产业孵化园里,高原矿泉水生产线上,机器人手臂正以曼妙舞姿完成灌装;扎囊氆氇工坊中,非遗传承人将千年织造技艺注入现代设计;错那的智慧温室里,高原花卉通过冷链物流走向全国。这些场景印证着,传统产业不是沉重的行囊,而是待琢的璞玉。我们以创新为刻刀,正在雕刻出具有山南特色的产业图腾。
数字经济的春风已吹过念青唐古拉山脉,云计算中心在雅砻河谷拔地而起,电商直播基地让虫草、松茸、藏药走出深山,智慧旅游平台使千年古寺连接世界。这种“云上经济”与传统产业的交融,恰似唐卡画师将矿物颜料与数码技术结合,创造出令人惊叹的艺术新境。当牦牛绒制品登上国际时装周,当青稞啤酒摆上沿海商超货架,山南制造正在书写新的传奇。
雪域长歌谱新篇,民生为本筑牢发展根基。在洛扎峡谷的悬崖村,光伏提灌工程让清泉流入千家万户;在浪卡子的牧区定居点,风雨连廊连接起幼儿园、卫生室和便民超市;在加查的易地搬迁社区,技能培训课堂传出阵阵笑语。这些民生工程如同格桑花绽放在高原每个角落,用温暖诠释着发展的真谛。投资拉动不是冰冷的数据游戏,而是要让群众触摸到幸福的温度。
我们始终铭记,最好的政绩是百姓笑脸,最实的投资是民生工程。当牧民放下牧鞭成为生态管护员,当农民转型为产业工人,当手工艺人变身非遗导师,这种充满温度的转型,正是经济发展最动人的注脚。就像藏戏唱词里唱的:“雪山捧起吉祥的哈达,江河弹奏幸福的琴弦”,民生改善的旋律正在高原大地久久回荡。
站在“十四五”和“十五五”规划中眺望,雅鲁藏布江的浪花里跃动着时代的音符。当第一缕阳光染红雍布拉康的宫墙,当第一列动车穿越拉林铁路的隧道,当第一度清洁电力点亮边境乡村,我们更加坚信:以投资为楫,以创新为帆,山南这艘航船定能在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破浪前行。让我们以雪山为证,以江河为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继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诗篇,让藏源大地的春天永远绽放希望的格桑花。
(执笔人:程建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