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以来,山南市应急管理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贯彻党中央、区党委和市委决策部署,在体制机制建设、队伍力量体系、安全风险防控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聚力“党建提振”,干部队伍作风持续稳定好转。政治忠诚持续铸牢。严的要求一以贯之。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深入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排查,建立党员干部廉政档案,全局未出现违纪违法问题。干部队伍发展壮大。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工作积极性空前高涨。1名干部被评为全国第一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先进个人,1名干部被评为全区应急管理工作先进个人。在2024年度全区首届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练兵比武竞赛活动中荣获团体一等奖及数个优秀个人单项奖。
聚焦“体系提质”,安全生产责任持续压实筑牢。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形成了应急部门牵头抓总,各行业主管部门具体负责的防灾减灾救灾责任体系。
强化“系统提档”,安全生产监管更加科学严谨。常态化隐患排查。扎实开展“过筛子”行动,做到隐患闭环管理。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排查安全生产事故隐患10849处,已整改10704处,整改率98%。人性化监管执法。在全区率先出台《山南市应急管理非强制(柔性)执法管理制度》等制度,将以人为本、文明执法的理念贯穿始终。大众化宣传教育。创新开展“安全生产月”“文艺+宣传”等群众喜闻乐见的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山南市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实施办法》宣贯成效显著,在全区首次兑现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举报奖励资金3.45万元。
围绕“监管提标”,重点领域质效得到全面加强。在全区首推非煤矿山“三策三检一教育三问三查一提升”具体措施,率先出台《关于进一步明确新领域新业态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意见》《市安委办关于明确醇基燃料安全监管职责的通知》,明确了新兴行业领域安全监管职责。
深化“改革提效”,应急管理体制不断增强健全。党委政府空前重视。市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议先后多次研究部署应急管理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频次出席市安全防范和安委会全体(扩大)会议等;分管市领导亲力亲为、躬身一线。厅党委班子成员多次莅临山南考察调研,助力山南市应急管理多项工作走在全区前列。深化改革蹄疾步稳。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挂牌成立,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社会监督员选聘完成,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持续壮大。预案体系健全完善。修订、优化了《山南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试行)》等7项预案,形成了涵盖自然灾害类、事故灾难类等各个领域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基层基础打通坐实。投资109万元,在边境县(市)建设乡(镇)应急管理站22个。申报国家级综合减灾示范村(社区)5个、自治区级综合减灾示范村(社区)19个。18所学校为国家、自治区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21所学校认定为市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
致力“优势提高”,应急救援保障得到显著增强。应急救援能力巩固提升。在全区率先探索军地、政企联合应急处突模式,山南市无人机应急救援中心挂牌成立,无人机应急救援合作协议签订实施。应急保障基础不断夯实。全市现有应急救灾物资储备库67个,投入194.65万元对物资补库完善,储备应急救灾物资30余万件。国债资金投入6282万元的山南市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基层防灾项目实施完成。各演练单位投入资金140余万元开展各类演练1200余场次,参演人数达10万余人次。应急处突水平不断提升。转发预警预报信息200余期,采取汛期蓝色预警“叫应”机制提醒3次,调拨防汛抗旱物资7万余件(套),实现了防汛抗旱“零亡人”,森林火灾“零发生”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