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以来,市人社局利用信息化手段,深化“放管服”改革,治痛点、疏堵点,正行风、树新风,以数字化赋能社保服务提质增效,推动社保服务线上线下好办快办,真正做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群众办事省心舒心。
推进社保服务线上快办。聚焦群众难点堵点问题,推动社保服务网端办、掌上办走向深入,最大限度减时间、减环节、减材料、减跑动,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推行线上办理参保。针对参保材料要求多、程序繁琐等问题,上线“人社通”基层服务信息系统,参保单位和个人只需在终端提交一次材料,即可办理完成社保业务。截至目前,山南市所有社保经办事项均可在线申办,注册企业627家,办理业务达2万余件。推进行政许可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全业务上网。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手段,在社会保障卡综合应用服务平台一期的基础上新开发建设功能149个,覆盖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事人才、劳动关系等人社全领域业务,80%以上业务可通过网办平台进行查询办理,压缩时限50%以上。办好12333人社热线,架起便民服务的连心桥。畅通电话办事功能,全力构建上下联动、专业规范、高效优质的电话服务体系,群众通过拨打12333热线,即可查询养老保险缴费、待遇发放情况,办理社保卡挂失、激活、注销等服务。上半年,山南市12333服务中心共接听群众来电560件,即时办结531件、转办29件,办结率100%,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了高效便捷暖心的人社服务。
推进社保服务线下好办。强化党建引领。创新打造“23℃温暖人社”党建品牌,印发《山南市人社系统窗口单位“23℃人社服务”标准》,设立党员先锋岗,窗口面貌焕然一新、办事效率持续提升、工作作风明显改善。提高服务意识。在社保服务大厅,设置老年人爱心专座、张贴醒目的引导标识,并为老年人提供老花镜等便民设施,配备医药应急箱。在经办服务窗口,设置老年人“绿色通道”,正式干部轮流坐班,带头服务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窗口经办人员统一着装和服务礼仪,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开展上门服务。针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等特殊群体需求,与合作银行一起为孤寡老人及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送卡上门、现场激活、开通电子社保卡等服务。今年累计上门发放社保卡200余张,激活300余张,签发电子社保卡200余张。
推进社保业务“就近办”。市人社局充分利用银行网点多的优势,根据参保对象居住地域、人口密度、办事频次等因素,推动人社业务延伸到基层,建成社银一体化服务点7个,首批下放高频事项6项,把社保经办服务向群众家门口延伸。打造“15分钟社保经办服务圈”,实现社保业务“就近办”“多点办”,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