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时政新闻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综合
 
标题导航
| 山南网首页 |
2024年4月26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年人走路变吃力要小心骨质疏松等疾病
 

新华社北京4月25日电 (记者林苗苗 顾天成)春暖花开,正是外出运动的好时节。专家提示,外出运动者,尤其是老年人,如果发现走路变吃力,走不远、走不久,要小心骨质疏松等疾病风险。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徐海林介绍,步行距离缩短、行走能力下降可能是骨质健康出现问题的信号,“能不能走”可作为衡量骨质健康的重要参考。除了补钙之外,老年人应特别注意加强肌力和平衡训练。

“行走能力是否下降,通常从走路的步数、步速、步态等方面进行综合判断。”徐海林说,步数减少是行走能力下降的一个明显指标。步速则能够反映心肺功能、关节活动能力和认知能力。

徐海林认为,总的来说,步速正常的老年人普遍健康状态比较好,而步速减慢的老年人,发生骨质疏松的可能性比较高。步态的稳定性与肌肉力量、平衡能力和神经系统功能等因素密切相关,如果行走时步态明显不稳,要谨防摔倒等意外,同时也要排查有无相关疾病。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老年科副主任医师郏蓉提示,造成老年人行走障碍最常见的疾病有:腰椎间盘突出和腰椎管狭窄、下肢关节退行性病变和过度劳损、骨质疏松症等,如果发现行走能力明显变差,应排查疾病风险。其中,骨质疏松症的好发人群是绝经后女性和70岁以上的男性。

徐海林建议,老年人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态,在医生等专业人士指导下,使用弹力带、沙袋等轻量级阻力工具进行抗阻训练,提升肌肉力量和步行能力。不宜外出者可在家中运动,即使是卧床的病人,也可以进行抬腿勾脚等下肢被动训练。

此外,专家也推荐老年人进行快走、慢跑、打太极拳、跳广场舞等有氧运动。专家表示,如果行走障碍的发生与衰老、缺乏锻炼或疾病有关,患者要与医生沟通制定合理的方案,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加强锻炼提升肌肉力量,行走困难的问题将可以得到改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南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国内统一刊号:CN54—0018 邮发代号:67—21
地址: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乃东县泽当镇湖南路19号 联系电话:0893-7828933 邮政编码:856000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山南网(www.xzsnw.com): 备案号:藏ICP备 14000057号-1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时政新闻
发射塔架下的致敬
九霄逐梦再问天
2023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9.70%
全国疟疾日聚焦“防止疟疾再传播”
海南自贸港创新市场主体登记确认制度
老年人走路变吃力要小心骨质疏松等疾病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再创新高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聚焦“为全生命周期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