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以来,市人社局围绕“办好案、强基层、促联合、扩宣传”等方面,多措并举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有效化解各类劳动争议,切实打好调解仲裁重点工作开局起步“主动仗”。
强举措优服务办好案。建立农民工工资争议速裁团队,畅通特殊群体“绿色通道”,采取速立、速调、速审、速裁、速执的“五速”机制,将案件审限由45日压缩为30日内结案,进一步提升案件处置效率。拓宽仲裁申请渠道,畅通“互联网+调解”和“西藏阳光仲裁”服务平台实现“网上办、马上办”,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对集体案件和工伤待遇赔偿、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群体的案件启动“联调机制”,采取邀请工会、工商联、国资委、人民法院等介入联调工作模式,快速妥善化解纠纷。
抓组织增效能强基层。督促各县(区、市)人社部门加快同本级财政部门沟通协调,尽快实现仲裁庭的落地见效,确保在本辖区内有案可开,有案必开,减少当事人诉累,今年争取实现60%以上县(区、市)完成本级仲裁庭建设,并打造树立全区1-2个典型仲裁庭实体化建设模范。联合市国资委、总工会和工商联共同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庭建设及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建设行动,深入县(区、市)、乡镇和企业进行现场指导,全力推进基层调解组织建设,确保4月底前全面建立以县(区、市)仲裁院调解中心、企业调解委员会、商(协)会调解组织和乡镇(街道)调解中心等四类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网络。
建机制强合力促联合。结合我市裁审衔接工作实际,联合山南市中院联合印发《关于完善裁审衔接机制的意见》,围绕日常联系制度、联席会议制度、案件研讨和信息共享制度、办案联动协作制度和庭审互听和联合普法制度等五个方面建章立制,切实推动全市裁审衔接工作。设立劳动人事争议法律援助工作站,联合市司法局建立健全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与法律援助工作衔接机制,在市人社局设立劳动人事争议法律援助工作站,由司法局定期派驻法律援助律师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接受法律委托,切实为困难当事人提供方便快捷法律援助服务。
强宣传促保障扩宣传。结合重大集体劳动争议风险化解活动、综治宣传月、“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等宣传活动,开展送法入企专项服务,同时充分利用市人社局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大力宣传调解仲裁业务指南,让群众了解、熟悉在线调解、在线仲裁业务流程。借助青年仲裁员联系服务企业活动,深入企业,邀请参观仲裁庭,召开座谈会等方式,面对面解答企业经营者和劳动者提出的问题,讲解劳动保障政策法规,进一步增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法律意识,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