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国际国内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综合
 
标题导航
| 山南网首页 |
2024年1月24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明确新标准
 

新华社北京1月22日电 (记者高敬)记者22日从生态环境部获悉,我国将进一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确保治理后实现“三基本”,即基本看不到污水横流、基本闻不到臭味、基本听不到村民怨言。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生态环境部日前与相关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指导意见》。

生态环境部土壤生态环境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取得积极进展,但也存在治理机制不完善、治理重点不突出、治理成效评判标准不科学、治理模式不精准、治理成效不稳固、保障措施不健全等突出问题。

指导意见提出,进一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要坚持3方面基本原则:一是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因地制宜选择资源化利用、纳入城镇污水管网/厂、相对集中式或集中式处理等治理模式或模式组合,不搞“一刀切”。二是经济适用,梯次推进。自下而上、实事求是确定治理标准,合理选择技术工艺。突出重点,分阶段对农村生活污水应管尽管、应治尽治、应用尽用,逐步迭代升级,不搞“一窝蜂”。三是典型引路,建管并重。注重试点先行,以点带面推进治理。加强设施建设质量管理,建立管护机制,建一个成一个,不搞“一阵风”。

这位负责人表示,考虑到我国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千差万别,指导意见明确治理成效评判基本标准,即确保治理后实现“三基本”:基本看不到污水横流,公共空间基本没有生活污水乱倒乱排现象;基本闻不到臭味,公共空间或房前屋后基本没有黑臭水体、臭水沟、臭水坑等;基本听不到村民怨言,治理成效为多数村民群众认可。

指导意见强调,因地制宜选择治理模式和技术。对于常住人口较少、居住分散,以及具备适宜环境消纳能力的村庄,优先采取资源化利用的治理模式。对距离城镇较近且具备条件的村庄,可采取纳入城镇污水管网/厂的治理模式。对人口集中或相对集中的村庄,因地制宜采取相对集中式或者集中式处理模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南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国内统一刊号:CN54—0018 邮发代号:67—21
地址: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乃东县泽当镇湖南路19号 联系电话:0893-7828933 邮政编码:856000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山南网(www.xzsnw.com): 备案号:藏ICP备 14000057号-1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国际国内
全国多地迎来降雪
马来西亚:大红灯笼迎新年
亚洲杯综合:沙特两连胜提前出线
我国努力让更多群众看上好中医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明确新标准
描绘大国工程的新时代画卷
韦布望远镜观测到迄今最古老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