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综合
 
标题导航
| 山南网首页 |
2023年11月20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作风建设在路上” 主题新闻发布会召开
记者 玉措
 

本报讯 11月16日,市委宣传部召开“作风建设在路上”第二场主题新闻发布会,邀请乃东区副区长田海磊,琼结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边巴,桑日县委副书记张鑫介绍进一步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田海磊介绍,近年来,乃东区始终着力解决真问题、谋划好发展,有力推动了乃东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成效。

坚持“快”字为先,强化工作部署。在全市率先出台《乃东区进一步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工作实施方案》,第一时间在乃东藏源发布APP设置作风建设专栏,推深做实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工作进机关、学校、企业、乡镇(街道)、村(社区)、寺管会,及时报道工作成效、典型经验做法等,迅速在全区掀起改进作风狠抓落实热潮。

聚焦“新”字发力,增强能力本领。措施新,制定《乃东区村(社区)“两委”班子绩效考核办法》,试点建立干部实绩公示制度,建立实绩档案876份,将其作为年终考核、评优评先、“能上能下”的重要依据;载体新,开展“跳出乃东看乃东,我为乃东发展建言献策”大讨论,设立“局长讲堂”,让部门“一把手”讲政策、讲业务、讲短板、讲对策,以本领恐慌倒逼干部学习;服务新,深入开展“干部入户服务”“百姓夜话”等活动,促进干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扎实开展驻村日志“大比拼”活动,“流水账”变成了“民生账”,“驻村人”变成了“助村人”。

紧盯“实”字用功,助推高质量发展。建立健全项目联审联批制度,完善重大项目调度和包保推进机制;出实招推民创,制定相关方案,积极发现特色亮点产业与经济发展趋势;下实功护生态,大力开展“我为乃东种棵树”“民族团结公益林建设”等活动,深入推进造林绿化工程,“两江四河”流域造林绿化工程全部完工,森林覆盖率达32%。

突出“心”字用情,优化营商环境。行政审批省心,在区纪委监委设立营商环境举报电话,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一站式”服务窗口,企业设立登记压缩至1个工作日,个体户登记营业执照5分钟即可领取;服务保障放心,凡到乃东投资的客商,每一个项目确定一名县级领导、 (下转第三版E)(上接第一版E)一个职能部门、一位分管同志、一位联络员,全权负责项目用地、用工、用能、建材等要素保障;助企纾困暖心,出台《乃东区支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实施办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十条措施》,坚持每半年召开一次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协调解决项目推进建设、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抓住“精”字谋划,提升治理水平。组织体系精,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出台《关于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构建社区“大党委”联席会议制度;力量配备精,将泽当城区1个街道11个社区划分为3个街道16个社区,按照“一格一员、一格多警”标准配备专职力量,形成网格治理新格局;管理服务精,依托“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平台和“乃东e家”“藏源e先锋”等微信公众号,推行“党建+网格+数字治理”新模式,实现基层治理新格局,真正做到人房底数清、社区情况明和“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

边巴介绍,琼结县实现了组织领导“强”、工作成绩“实”和营造氛围“浓”的工作目标,切实以过硬作风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加强领导、严管所辖,坚决扛牢主体责任,优化调整充实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作风建设活动领导小组,分管领导严格落实“一岗双责”,抓好分管领域和部门作风建设,县委全会、县委常委会定期听取作风建设年度工作汇报,安排部署新一轮工作,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合力推进、严负其责,县委作风办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按照“能力提升年”实施意见,明确年度重点工作和责任部门,不断凝聚抓作风建设整体合力。县委组织部、政法委、发改委、乡村振兴局等牵头单位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在改进作风狠抓落实上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经验;大兴调研、严肃导向,将调查研究作为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按照党中央、区党委和市委明确的内容布局,县级领导干部带头科学选定16个重点调研课题,内容涵盖产业创新发展、民生事业、民族团结、和美乡村建设、基层治理等方面,以上率下推动大兴调研走深走实。

深入贯彻落实区党委、市委重点工作部署,牢牢抓住入选第一批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的历史性机遇,持续巩固拓展重大成果,把作风大转变转化为工作大落实。统筹力量、共促和谐,科学划分72个基础网格和13个专属网格,结合实际,实行网格党组织统领网格内各项工作,引导党员干部深度参与网格治理,推动社会治理“多网合一”。建立1+4+N网格基层治理队伍,配备网格力量873人,实现了“人、地、物、事、组织”网格服务全覆盖。聚焦治安、治理、隐患排查、调解服务,形成了县、乡、村、网格四级共管的坚实综治矩阵;凝聚同心、共促团结,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打造琼结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打造10个民族团结特色示范点,选树13名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典型,组织各族各界群众、党员干部10批次、160人次赴援藏省市开展活动,不断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内涵;谋划全局、共促发展,紧盯国家宏观政策和投资导向,聚焦自治区和山南市重点发展方向,依托高原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建设特色产业集群,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加速推进23个乡村振兴类项目建设;多措并举、共促和美,以雅砻风景名胜区琼结片区、琼果河国家湿地公园保护和修复为重点,深入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37项生态文明建设创建指标全面达标,“雅砻绿谷”成为琼结最亮丽的名片。持续推动人居环境整治提档升级,高质量完成376户改厕任务,稳步推进8个村(组)、368户“新时代宜居家园”样板区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和美琼结。

坚持刀刃向内、深入查摆,围绕区党委提出的“不愿作为、不敢担当、不思进取、不真不实、不知敬畏”5个方面和市委提出的6个方面突出问题,抓纲举目、突出重点,扎实开展“七聚焦七查找”专项整治工作,共查摆出问题2475个,制定整改措施2520条,整改率达100%。正风肃纪、鞭挞后进,加强反面警示,形成有效震慑,切实让党员干部以案为鉴、警醒警觉,作风建设开展以来,党风政风持续向好。强化宣传、营造氛围,组织各类媒体推出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原创新闻稿件43条(篇)、短视频1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队伍和基层骨干宣讲员开展各类宣讲750余场次,受众达4.2万余人次;创新性开展交叉巡回宣讲活动62场,受众达6000余人。

张鑫介绍,桑日县始终保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坚持政治导向、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发展导向,全力推动改进作风狠抓落实走深走实。

坚持政治导向,以严的基调,精心谋划部署抓落实。思想严肃抓落实,深入学习区党委和市委《意见》《实施方案》,把握目标任务,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盯紧抓、一项工作一项工作做扎实。方法严谨抓落实,对照区党委和市委决策部署,始终保持发现纠治“四风”问题的定力,制定桑日县实施方案、任务分解方案,明确方法步骤,做到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严格责任抓落实,成立由县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进一步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开展动员部署,实施工作具体化、项目化、责任化管理。严厉督导抓落实,坚持把督促检查作为抓落实的一把“利剑”,成立作风督查办,围绕“六县战略”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等,督学习、查作风,督任务、查责任,督进度、查漏洞,督成效、查落实,保障狠抓落实各项工作快推进、快落实、快见效。

坚持问题导向,以高的标准,开展自查自纠抓整治。高标准自查问题,坚持发挥“关键”少数,激发“绝大多数”,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切实找准找实自身存在问题。高标准整改自纠,着眼整改实效,制定整改方案,明措施、定时限、深整改,做到即知即改、边查边改、应改尽改。高标准专项整治,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不正之风和“微腐败”问题,狠刹“赌博风、走读风、懒散风”,推动全县干部精神状态焕然一新。

坚持目标导向,以硬的举措,锤炼过硬队伍抓提升。坚持凭能力用干部,以实绩论英雄,深入推动干部能上能下,有效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点燃干事创业激情,促进干部队伍能力再提升、作风再转变。坚持在第一线发现使用优秀干部,推动全县科级领导班子年龄更轻、学历更高、结构更优。敢于动真碰硬,畅通干部“下”的渠道,聚焦“不适宜担任现职务的15种情形”,对工作打不开局面、担当奋进精神不足、履职尽责有差距的坚决予以调整,做到“下”的合理、“下”的规范。动态调整干部,拓宽干部“上”的路径,将干部轮岗锻炼作为县委重点工作,加大干部轮岗力度,真正做到多岗位锻炼干部、多维度培养干部。注重跟踪管理,帮助干部“下”有所为,强化思想疏导,注重“发挥所长”,实行动态管理,留有“上”的空间,做好“下”的后半篇文章,让干部队伍保持“一池春水”。

坚持结果导向,以强的制度,构建完善体系抓长效。突出一个“废”字,破旧立新,对不符合现行法律法规及文件精神的土政策土规定和内容陈旧、操作性不强、不适应管理要求、不能发挥应有作用的坚决予以废止。突出一个“改”字,因时制宜,对部分内容不合时宜,与上级有关文件精神要求冲突或现行依据有所调整,存在明显漏洞,不适应管理需要,作用发挥不好的及时修订完善。突出一个“立”字,堵塞漏洞,针对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空白”“断层”情况,或者工作需要而又尚未建立的,依据管理权限和规范流程,立即着手制定。

坚持发展导向,以优的作风,促进工作落实抓突破。抓基层基础,促和谐稳定,确定并全面推进“1455”党建工作思路,打造“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乡贤馆、基层党建示范点,厚植党的执政根基。抓项目落实,促经济发展,深入推进“狠抓投资落实年”,严格落实重大项目县级领导包保推进工作机制,实行全链条、保姆式服务。抓乡村振兴,促民生改善,全面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振兴示范点项目全速推进,自治区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有序推进,农牧区基础设施持续改善。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南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国内统一刊号:CN54—0018 邮发代号:67—21
地址: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乃东县泽当镇湖南路19号 联系电话:0893-7828933 邮政编码:856000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山南网(www.xzsnw.com): 备案号:藏ICP备 14000057号-1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视觉周刊
推动古丝绸之路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男子“私闯”球场溺亡, 谁应担责?法院判了!
心脑血管疾病,怎么防,怎么治?
习近平向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发表书面演讲
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召开
市政府召开“高质量发展讲坛”专题讲座
市领导督导检查创卫工作
“作风建设在路上” 主题新闻发布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