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综合
 
标题导航
| 山南网首页 |
2023年6月5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拔4600米的“植”此青绿
本报记者 梁秋 巴桑卓嘎
 

图为基地一角。 本报记者 梁秋 摄

时值五月,位于浪卡子县东南部的卓玉苗圃基地绿意萌动,柳树探出了绿芽。眼下正是树苗扦插的好时候,基地的务工人员正进行施肥、除草、浇水、修剪枝叶,对苗木进行日常管护。

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在高寒地区种树并非易事。多年来,浪卡子县大力推进国土绿化,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种出了一片绿色奇迹。

卓玉苗圃基地位于浪卡子县打隆镇念果社区,基地海拔4656米,现占地面积750亩,总投资1900余万元,基地着力培育适宜高寒地区生长的树种,改善高寒地区生态环境。

目前种有白皮松、云杉、侧柏、新疆杨、国槐、红柳、沙棘、海棠、苹果、桃、梨等各种乔木和果树,苗木栽植已完成475亩。

赤列群培,基地负责人,中等身材,常年的奔波让他晒得黝黑,从2019年开始负责基地建设,经过几年打拼,基地住房、电、道路、水井、水塘、灌溉水管、大棚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他告诉记者,这一亩亩培育好的苗木既“富口袋”又“绿田野”,拓宽了当地“绿富双赢”的乡村振兴路。

“没想到在家门口都能挣到钱了。”基地工人伦旦说,他现在一个月有3000元的收入,口袋鼓了,日子也过得越来越红火。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苗圃基地项目的开展,让周边村民就近就业,增收有了新路子。”赤列群培说,基地现有劳务人员48人,解决困难群众就业家庭24户。

科学务实、尊重自然规律,加之“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信念,基地逐渐增添“绿意”,更有了金灿灿的收获。今年3月,基地向全县植树造林提供苗木36000余株,收入近70万元。

在基地温室培育室,一年期沙棘苗长势良好。为了让沙棘成活率高,还将在温室继续培育一年再进行移栽。赤列群培告诉记者,沙棘是一种耐旱植物,在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地方更易于成活,也具有良好前景和市场空间。

赤列群培说:“我们基地建设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良种繁育为重点,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良种化高效生产为目标,科学化管理为保证,增加科技含量,提高苗木的档次和水平,掌握着高海拔地区先进的苗圃培育和移植技术。”

小小的苗木,蕴含着蓬勃的生机、承载着乡村振兴的希望。苗圃基地项目落地实施,不仅让打隆镇的生态变美,也让群众生活更美。赤列群培告诉记者,目前基地已投产的苗种试种良好,基地还将利用好剩余275亩地继续种植高寒最适宜的树种,全面提升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水平,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南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国内统一刊号:CN54—0018 邮发代号:67—21
地址: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乃东县泽当镇湖南路19号 联系电话:0893-7828933 邮政编码:856000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山南网(www.xzsnw.com): 备案号:藏ICP备 14000057号-1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国际国内
海拔4600米的“植”此青绿
许成仓主持召开重大项目建设推进专题会议
贡嘎县空港新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项目开工
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罗达瓦一家,拥抱新生活
许成仓主持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议
市疾病预防控制局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