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综合
 
标题导航
| 山南网首页 |
2023年5月26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历史发声 让文物说话
——市博物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小记
本报记者 白玛论珠
 

走进山南市博物馆,一段段历史文字、一件件珍贵文物、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模型,无不诉说着山南自古以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

“参观了博物馆以后,我对山南的文化历史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我也深刻认识到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部分,我将争做民族团结的践行者。”2022年5月18日,“西藏地方与祖国关系史山南专题展”和“山南市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在市博物馆开展和揭牌。当天市完全中学学生白玛拉吉参观后深有感触地说。

“山南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处,国家级非遗项目15个,普查登录珍贵文物15000件、珍贵古籍3000余函,是西藏文化遗产资源最多的地(市)之一。”市文化局局长拉元说,“市博物馆展区面积约5700平方米,承担全市文物征集收藏和保护管理,以及科学研究、展示利用、宣传教育等职能。”

博物馆融合了传统文化,还结合现代元素、数字化、多媒体,打破时间、空间限制,满足人们游览、欣赏等需求。

“从2022年起,市博物馆发挥主阵地作用,让各族群众走进市博物馆和各个历史文物景点,一个个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史实,让各族群众真正了解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市博物馆馆长卓玛告诉记者,馆内设有历史厅、民俗民风厅、传统艺术厅、文档厅、4D影院、文创产品超市等,可通过直观生动的实物、图片展览、多媒体展示等方式展现西藏与祖国内地深厚的历史渊源。

“展出的出土文物均为实物,这也是西藏自古以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史实。”卓玛说,进门大厅内陈列着全馆唯一一件彩陶文物,距今有1700多年历史,其表面纹路有中原文化的印记,还有通柜内的高足瓷碗是元代的流行造型,金饰物与青海都兰吐蕃墓出土金饰件较为相似,修建于公元8世纪的桑耶寺的瓦当也具有中原风格。

市博物馆开馆后成为展示藏源文化的窗口,组织策划了一系列展览。每年以雅砻文化旅游节为契机,和对口援藏的安徽、湖北、湖南省签订协议,分别在安徽博物院和湖北省博物馆举办山南文物精品展。以时间进程为主线,以石器、吐蕃金器、贝叶经、造像、唐卡、民俗文物、藏医器具等珍贵文物为实物载体,向观众宣传藏民族历史文化和人文地理,同时加强了汉藏民族的团结,增进了山南人民与援藏省市人民的美好友谊,进一步扩大了山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期间,市博物馆引进由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推出的“百年回望、红心向党”主题展,并在此基础上新增“西藏地方与祖国关系史”“党的光辉照边疆”“奋斗新时代 山南踏征程”三个单元内容,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向群众讲述了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历程,述说着和平解放后西藏取得的翻天覆地变化及人民的美好生活,生动展示了山南在党的领导下,各项事业取得全面进步的历史性成就。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南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国内统一刊号:CN54—0018 邮发代号:67—21
地址: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乃东县泽当镇湖南路19号 联系电话:0893-7828933 邮政编码:856000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山南网(www.xzsnw.com): 备案号:藏ICP备 14000057号-1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时政新闻
科普进校园 点亮科学梦
让历史发声 让文物说话
我市开展医疗保障基金监管业务培训会
那曲市“扫黄打非”办在我市考察学习交流
洛扎县
琼结县
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
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活动
第一捧“雪域莓茶”开始采摘
市烟草专卖局
周士俊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举行
我市高质高效做好 企业政策资金兑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