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综合
 
标题导航
| 山南网首页 |
2023年2月20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夯实绿色根基 厚植生态优势
——2022年我市林业和草原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白玛论珠
 

全市完成飞播造林18.4万亩;

全市林草系统续建项目完成投资16989.2031万元;

续建项目扎囊县湿地保护修复工程4002亩和续建扎囊县土地退化沙化生态修复8640亩完成建设任务;

加查、隆子片区森林火灾高风险综合治理工程建设项目完成60%;

……

过去一年,市林草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紧紧围绕“四个创建”“四个走在前列”和市委“六个走在全区前列”的工作部署,全面深化林业和草原改革,切实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积极推动建立草原保护修复制度,全力推动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

狠抓资源监管利用,不断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市、县(区)林草部门严格按照《森林法》《草原法》《山南市风景名胜区内建设工程项目选址方案核准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自治区林草局下发的《关于委托实施建设项目使用林地行政许可的通告》相关文件要求,审核范围内项目下达批复52个;审核转报使用草地申请100宗;审核上报自然保护区内新修筑设施项目23宗;核准雅砻风景名胜区管理内新项目建设104个,超过市级审批权限的项目市林草局积极配合业主转报自治区林草局,做到报件当天便完成转报工作。

通过安排生态岗位和公益林管护员,群众进一步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更多的贫困群众吃上生态饭。

全市现有公益林护林员6806名,全年为公益林护林员兑现岗位资金7000余万元。全市现有生态脱贫岗位15281个,全年计划兑现生态岗位资金5348.35万元。有序开展虫草采集管理工作。在冬虫夏草采集工作当中未出现任何矛盾纠纷事件,产区县草原生态环境良好、农牧民持续增收、社会局势持续稳定和谐。2022年产量约4435.55斤,群众直接增收2.42亿元左右。

狠抓生态风险防控,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水平

市林草局深入学习贯彻《生物安全法》,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工作决策部署,持续加大森林、草原、湿地等区域的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和监测预警,确保林草行业生物安全。

依托林业和草原各类护林员持续开展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下转第三版D)(上接第一版D)严密监管处置不明死因野生动物,做到疫病早发现、早处置;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持续加大繁育苗木、种植调运检验检疫,依法打击种苗违规调运行为。截至目前,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面积14.92万亩,重点防治林业有害生物蚜虫、春尺蠖、鼠兔害、腐烂病和烂皮病等,复检各类苗木186批次,劝退货证不符3起,疫区禁运苗木5批次;不断加强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别主持召开全市安全生产和今冬明春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会议,做到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充分发挥护林员、草监员巡管职责,靠前驻扎,及时清除上报火灾隐患,定期组织护林员、生态岗位人员开展巡山巡护139442人次,排查点位23107个。

围绕全市中心工作,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大局

稳步推进林长制改革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设立自治区级副总林长12名,市级林长46名,县级林长372名,乡(镇)林长992名,村级林长3228名。共设有12702名护林员,6332名草监员,7050个责任区,责任区已覆盖全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自然村和山头地块。市、县(区)分别召开了林长会议1次、五级林长共巡林5678次、共设立公示牌36个。

精准推进森林督查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据统计,历年森林督查反馈山南市共有整改案件437个,列入成都专员办挂牌督办案件9个,列入自治区重点整改项目9个,其他整改项目419个。截至目前,移交35个,已完成整改393个。

加快推动风景名胜区调规工作。雅砻河风景名胜区内有城市建成区、永久基本农田等,根据5月16日全市“三区三线”划定工作推进会议要求,在将城镇建成区等我市发展急需用地区域调出的基础上,将杰德秀森林公园、拉姆拉错湿地公园部分整合至雅砻风景名胜区内,将曲松下洛国家级湿地公园与雅砻河风景名胜区重叠的88.39公顷整合至风景名胜区内,并划定了勒布沟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哲古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卡久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扎日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的范围和面积。

加快推动山南市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根据《西藏自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再完善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整合优化预案“回头看”工作成果,积极衔接山南市“三区三线”划定工作。

青山绿水筑屏障,生态立市惠民生。造林绿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保护生态是一场持久战、攻坚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山南市林草系统都将一步一个脚印走好生态路,塑造“绿富美”。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南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国内统一刊号:CN54—0018 邮发代号:67—21
地址: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乃东县泽当镇湖南路19号 联系电话:0893-7828933 邮政编码:856000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山南网(www.xzsnw.com): 备案号:藏ICP备 14000057号-1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国际国内
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参加公司组织的福利旅游受伤,能算工伤吗?
抗疫三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突出成绩
2月份水质检测结果公示
全市宗教界代表人士座谈会在泽当召开
青少年抑郁早期3大预警信号请家长一定要重视
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召开
夯实绿色根基 厚植生态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