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综合
 
标题导航
| 山南网首页 |
2023年2月17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写好“绿色”文章 尽展“生态”画卷
——全市2022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李利改
 

图为雅砻人民公园。 本报记者 洛桑贡布 摄

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为100%;主要江河、湖泊和地表水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Ⅲ类水体要求;琼结县成功创建第六批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率先在全区启动“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回望我市2022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硕果累累。

一年来,为绘就天蓝、地绿、水清、环境美的生态图景,全市生态环境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提升。

绿色,已成为山南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底色。

大力防治污染 “秀”出蓝天碧水净土好生态

2022年,全年泽当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为100%。水、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主要江河、湖泊和地表水达到国家Ⅲ类标准。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得益于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过去一年,我市始终把民生扛在肩、揣在心,(下转第三版C)(上接第一版C)制定出台了“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柴油货车污染治理、“白色污染”治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实施方案、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不遗余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天更蓝。编制完成《山南市进一步深入实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的实施方案》;依托机动车排放监控系统信息化平台遥感检测机动车10余万辆,检测站检测车辆17400余辆;加强辖区涉VOCs企业环境管理,排查涉VOCs企业201家,并按行业完成18家企业废气收集、排放浓度等检测工作……

水更清。大力改善水环境,持续推进89个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完成整治74个,对12个规上排污口进行季度监测;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完成84个乡镇级水源地排查任务;完成错那、浪卡子、洛扎3县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报告审查,并组织报批;对农村污水处理试点项目处理设施运行情况进行调度,对存在问题进行督促整改……

地更绿。加强土壤污染防治,编制完成“白色污染”治理和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实施方案;完善2022年度22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企业名录,对西藏华钰股份有限公司开展铅、汞、镉、铬、砷等5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均达标排放;指导错那县农村污水和垃圾处理项目开工建设……

在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的同时,我市还全力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编制完成《山南市“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完成65家产废单位和1家经营单位的规范化管理评估工作;开展尾矿库隐患排查,对3家企业6个尾矿库周边5公里范围内农用地和河床底泥进行排查、检测;加强危险废物监管,跨市转移处置危险废物375.56吨,焚烧处置医疗废物652.5吨,其中涉新冠医废248.2吨。

立行立改 优质高效推进督察反馈问题整改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群众满意度是生态环境改善提升的指南针。

面对中央“铁腕治污”的信心和决心,我市坚决扛起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的政治责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突出问题导向、标本兼治,采取有效措施,下猛药、治沉疴,以雷霆之势向环境污染“亮剑”,确保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全部按既定时序完成整改。

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西藏以来,我市以中央环保督察为契机,加强领导,强化协调,层层传导环境保护压力,在各地刮起“环保风暴”,对环境污染问题动真碰硬、一查到底,速办群众信访举报件,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生态宜居环境的殷殷期盼,受到人民群众的点赞肯定。

针对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反馈问题和交办信访案件,我市坚决扛起主体责任,坚决贯彻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和区党委部署要求,及时成立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和相应机构,按照区党委统一安排,齐上阵、一起抓,积极主动跟进整改相关工作。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期间,累计向我市转办44件信访件,截至目前,已办结36件,阶段办结3件;向我市反馈问题24个,已完成整改正在走销号程序的4个。

根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清单》,我市制定了《山南市贯彻落实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整改方案》,共梳理认领个性问题及举一反三问题24项,制定整改措施112条。制定“周更新、月调度、月公示”工作制度,全面掌握问题整改情况并每月5日将整改进度汇总上报至自治区整改办,同时对举报案件每月结案情况进行公示。

我市坚持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为契机,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与治理,把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的问题,典型案例通报的问题,群众信访举报反映的问题及历史遗留的问题,全面梳理、综合施策,举一反三、系统整改,在个性问题中找到共性短板,以点带面抓整改,推动生态环保领域问题改彻底、改到位。

坚持多措并举 激发绿色发展新活力

一年来,我市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强化党建引领,坚持多措并举,高位推动生态文明高地建设。

监管执法有力度。探索制定《山南市生态环境系统党政领导严禁干预、插手生态环境行政处罚案件的制度(试行)》,为执法队独立公正行使行政职权提供了制度保障。持续开展“执法大练兵”活动,提高依法执法、规范执法、精准执法能力,打造生态环境保护执法铁军,切实发挥污染防治攻坚战排头兵、先锋队作用。采取“四不两直”方式,督导检查企业203家,下达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32份,立案查处企业14家。畅通“12369”环境信访举报平台渠道,执行“24小时”人工值守,做到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应。截至目前,处理“12369”举报热线45起,“12345”市长热线转办件4起,办结率达100%。全区首个电力环保智慧监管平台(山南版)正式上线,目前12个县(区)共32家重点排污单位109个点位接入电力环保智慧监管平台。

优化环境有角度。严把环评审批关,强化服务意识,实施“不见面”项目技术审查、咨询、报备等工作,落实好环评审批“正面清单”,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率,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截至目前,共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644个。督促64家企业完成2021年度及2022年前三季度的排污许可执行报告提交工作,目前提交率100%。针对2022年重点涉气、涉水排污单位,下发《关于做好重点排污单位安装污染源在线监测(监控)工作的通知》,并落实属地监管责任,督促整改。

宣传教育有热度。在山南市人民政府网站、山南网、山南报、微山南官方等平台推出420余条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新闻,制定生态环境宣传标语30余条,在铁路等交通要道悬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主要内容的户外公益性广告200余幅。起草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经验典型材料10篇,制作正面典型案例视频3个。围绕“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主题,开展保护生物多样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活动、环保知识“七进”“白色污染”防治宣传、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日、“低碳出行”自行车骑行、线上有奖竞赛等系列线下活动50余次,受教育群众达2.5万余人。

蓝天碧水间,“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的生态空间格局日渐清晰,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我市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聚集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积极破解资源环境要素瓶颈,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显著增强,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用日益凸显。

2023年,我市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开展环境污染防治,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加快推进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不断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为推进美丽山南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南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国内统一刊号:CN54—0018 邮发代号:67—21
地址: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乃东县泽当镇湖南路19号 联系电话:0893-7828933 邮政编码:856000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山南网(www.xzsnw.com): 备案号:藏ICP备 14000057号-1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国际国内
图说
写好“绿色”文章 尽展“生态”画卷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 强化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 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凝聚人心汇聚力量
守好“米袋子” 吃上“放心粮”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