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8月28日下午,山南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2022年第十二场新闻发布会举行。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姜楠主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市藏医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侯宝萍通报当前疫情防控工作最新情况,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副局长李文武,市邮政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邹华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侯宝萍介绍,8月27日0至24时,山南市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1例,其中:乃东区当日新增11例,累计330例;贡嘎县(含西藏幸福家园投资建设集团、森布日极高海拔生态搬迁安置点)当日新增0例,累计33例;拉萨贡嘎国际机场区域当日新增0例,累计42例;加查县当日新增0例,累计3例;琼结县当日新增0例,累计2例;浪卡子县当日新增0例,累计12例;扎囊县当日新增0例,累计52例。截至8月27日24时,山南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1例(新增1例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463例,无症状感染者累计解除隔离医学观察112人。全市高风险区调整为37个、中风险区调整为40个。
侯宝萍介绍,疫情发生以来,市藏医医院党委坚决扛牢政治责任,各党支部积极响应,全体党员迅速行动,广大医务工作者紧跟步伐,以高度的政治自觉践行医者使命,全方位夯实疫情防控,多举措筑牢疫情防线,打造安全就医环境,确保正常开展医疗服务,更好地保护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强化院感防控,筑牢疫情防线。认真贯彻落实市疫情防控会议精神,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和专项小组,建立日调度和日报告工作制度,全面及时掌握医院防控工作运行状况。强化科学防控意识,及时完善制度,梳理管理、防护、就诊、操作等各项流程和演练。严格执行医务人员、住院患者、陪护家属闭环管理,核酸采样、发热门诊医务人员轮换闭环管理,坚持一日一核检,保障了医疗服务力量和医院安全。 (下转第三版E)(上接第一版E)树牢院感防控底线意识,以发热门诊为中心,以预检分诊、导诊为屏障,及时调整就诊流程和就诊通道,入院人员一律扫场所码、测体温、查验行程卡和核酸检测结果,坚持每日对全院进行消毒消杀和环境监测。在湖北援藏抗疫院感专家的指导下,对全院重点部位、重点环节进行了再规范、再完善,严防发生院内交叉感染。
做好核酸采样,勇担防疫责任。把核酸检测作为落实全市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抽调医院38名医护人员负责全市安排的核酸采样点、集中隔离点、社区、发热门诊和院内职工及住院患者家属的采样工作。核酸采样队伍每天凌晨6点集结,7点整装出发,核酸检测实验室的3台设备、8名检验人员超负荷,日夜奋战,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赛跑,全体工作人员吃住在一线,以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完成从样本接收、编号扫码、试剂分装、核酸提取、体系配置、核酸扩增、分析数据、审核结果、实验室消杀、医废处置全流程工作,确保结果“零差错”。截至目前,全院累计完成采样155700人次,检测326218人次。8月24日,根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指示要求,在2名湖北援藏抗疫检测专家的指导下,利用不到8小时完成核酸检测实验室的升级改造并投入使用,实现检测能力提质增效,日检测能力由2000管达到5000管以上,为全市全员核酸检测提供有力支撑。
整合医疗力量,做好急诊急救。坚持疫情防控与医疗服务双推进,确保群众正常就医。疫情期间,全院共有80名患者在院接受治疗,门诊正常开放,可以满足群众就诊需求。坚持“生命至上、人民至上”,落实首诊负责制,打通患者急诊急救通道,及时进行发热门诊整体搬迁,紧急设置缓冲病区、改造急诊布局,确保急危重患者、发热病人及时就诊,坚决杜绝拒诊事件发生。截至目前接诊急诊147人次,其中重症患者30人,转ICU治疗7人,转上级医院2人,收治住院21人,实施急诊手术10人。接诊发热患者31人,发热缓冲病房接诊12人,实施藏西医结合治疗治愈出院7人。
坚持藏药干预,发挥优势特色。坚持发挥藏医药在预防呼吸道感染疾病的作用,加班加点制作藏药防疫汤剂和防疫香囊,免费向全院医务人员、住院患者、门诊就诊患者和全体援藏抗疫专家发放,向全市各集中隔离点、市疾控等一线抗疫人员赠送藏药防疫汤剂催汤19564袋,派遣6名藏医医护人员驰援拉萨方舱医院,积极指导县(区)藏医医院开展藏药汤剂预防治疗。根据《西藏自治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藏)医药防治方案》(试行第四版)和藏医药诊疗标准,组织本院藏医药专家研究制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藏医药预防方案、诊疗方案和用药指南等方案预案,选派藏医药专家治疗组入驻临时方舱医院开展医疗救治,为患者发放催罗汤剂、达罗汤、七珍汤散,发放伦布松觉、琼温古巴药剂,临床显示患者服用后相关症状明显缓解。
下一步,市藏医医院将继续贯彻落实区、市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要求,持续加强院感防控,坚持疫情防控和医疗服务两手抓,发挥好中(藏)西医结合特色优势,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为人民群众筑起守护生命安全的坚固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