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综合
 
标题导航
| 山南网首页 |
2022年7月20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人才在实干中成长
——我市奋力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
段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

近年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在人才服务、培养、引进上用力,实现人才总量、结构、素质有效提升。截至目前,我市共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2673人、各类乡村实用人才25180人、乡(镇)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4938人,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为推动山南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强化人才支撑,推动乡村振兴

我市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全面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把人才放到岗位上培养、实践中锻炼,让人才在实干中成长,着力培养一批能够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产生活的实用型人才。

我市以“扩大规模、提高素质、发挥作用”为目标,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抓住培养、服务、评价、激励等环节,不断促进乡村人才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截至目前,我市共有各类乡村实用人才25180人、乡(镇)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4938人,乡村振兴专干、村(居)科技专干、医务人员、农业农村工作专员和乡村幼教人员1620人,累计招募“三支一扶”人员408人,累计选派“三区”科技人才3605人、农牧民科技特派员988人。

一眨眼,曲尼拉姆担任曲松县曲松镇贡麦村乡村振兴专干已3年。3年来,她从不会做群众工作,到与群众打成一片、赢得群众支持和认可,一步步成长为乡村振兴的“推动者”“领路人”。

为了方便联系群众,曲尼拉姆把村里228名群众加为微信好友。她说:“全村有646名群众,我要争取成为大家的微信好友。现在,移动互联网信息量大、内容丰富,我经常把有用的信息推送给他们,帮助他们用好信息资源、走好乡村振兴路。”

3年来,曲尼拉姆特别感谢自己有机会在乡村经受锻炼,在基层完善自我、提高自我。她说:“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我相信,在上级的坚强领导下和乡亲们的支持下,我一定能带领乡亲们实现乡村振兴。”

优化发展环境,激发创新活力

我市牢固树立人才引领发展理念,把人才工作摆在优先位置,着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扎实做好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调配,认真做好“三支一扶”人员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管理,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坚持推进表彰奖励、创建示范活动规范管理,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各类人才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持续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将中级以下职称聘任权下放至各县(区)及行业主管部门,由用人单位主管部门自主评审、自主评价、按岗聘用,充分调动专业技术人才工作积极性。

同时,着力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客观公正开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扎实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及企业引进高端人才摸底调查和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大力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有效提升专业技术人员职业素养。

市第三小学教师卓玛,是近年来涌现的“感动山南”人物。她20多年站好三尺讲台、潜心育人的故事感人至深、催人奋进。

20多年来,无论是被选派到阿里、那曲等艰苦地区支教,还是在山南从事教学工作,她始终牢记教书育人是自己的使命,争当优秀教师是自己的初心。她说:“作为人民教师,我们要牢记初心使命,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榜样力量,激励前行。如今,在卓玛等优秀人才引领下,山南市各类人才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更足,形成了你追我赶,奋力推动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氛围。

推进制度改革,用好各类人才

我市坚持深化改革,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授权松绑等方面下功夫,打破限制人才发展、作用发挥的条条框框,破除人才培养、使用、支持、激励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用好体制外人才、各类企业人才、离退休人才、高校及各类研究院所人才等资源,充分发挥人才主体的积极性,不拘一格用好人才、用心用情爱惜人才、千方百计成就人才。

我市扎实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按照“以编定岗”原则,核定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截至目前,我市共核准876个事业单位10234个岗位。同时,制定了《山南市县以下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工作实施方案》,拓展了县以下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职业发展空间。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随着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深入,我市逐渐形成了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事业单位各级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不断提高,事业单位的活力显著增强,有力地促进了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全面提升了事业单位公益服务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

人才兴则国家兴,人才强则国家强。新时代新征程,我市将以更有效的工作、更完善的制度、更广阔的舞台,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为推动山南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汇聚磅礴力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南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国内统一刊号:CN54—0018 邮发代号:67—21
地址: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乃东县泽当镇湖南路19号 联系电话:0893-7828933 邮政编码:856000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山南网(www.xzsnw.com): 备案号:藏ICP备 14000057号-1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国际国内
隆子县开展基层农技人员能力提升培训暨沙漠蝗防治演练
洛扎县
自治区调研组在隆子调研指导工作
乃东区
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
让人才在实干中成长
扎囊县
琼结县
召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推进会
加查县人民检察院12309检察服务中心联络站挂牌
市人大检查组在乃东区检查农村人居环境整改情况
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互观互检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