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之花处处盛开,社会进步之果挂满枝头。如今的山南,一朵朵锦绣繁花,一幅幅美丽画卷,记录着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奋进足迹,大步走在以经济社会发展增进民族团结、以增进民族团结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康庄大道上。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上半年,山南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新方式、载体,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九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雅砻大地绚烂绽放。
健全机制,增强创建合力
上半年,山南市严格按照《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条例》和《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规划(2021—2025)》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进步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区党委的决策部署以及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经验交流现场会议精神,对20个民族团结模范集体、30名模范个人进行了表彰,对89家“九进”试点单位督导检查,实地走访了解各地“九进”试点单位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开展情况。
此外,山南市结合区、市两级有关会议精神以及区民委2021年工作要点,形成了《2021年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市工作重点任务分解的通知》。充分利用各种节庆点,特别是在“3·28”、综治宣传月、世界环保日等,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发送手机短信等方式,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活动。截至目前,共发放《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条例》(藏汉双语)3000册、宣传活页资料4000份、民族团结宣传品1500份,张贴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宣传标语近200条。
“通过宣传,广大干部群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强了,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积极性更高了。”山南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孟子伟说:“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建立健全机制,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上水平上台阶。”
创建载体,常态化开展创建
上半年,山南市积极与西藏社会主义学院沟通衔接,邀请该院组织相关人员,对全市21个机关(事业)单位、10个乡镇(街道)、18个村居(社区)、11家企业、14所学校、13座寺庙、1个军营、4个景区,通过看、问、访、查、核等方式,对照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测评指标,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工作情况进行了全方位评估。同时,对山南市2000名各族干部群众进行了问卷调查。
此外,为进一步铸牢广大干部群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山南市结合实际整理了“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暨各级新闻媒体微信及公众号宣传报道资料,编写了《山南市民族团结进步好故事读本》《山南市民族宗教工作应知应会学习资料》和《山南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九进”活动特色亮点展》《弘扬民族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家园》《山南市历来授全国、全区、市级民族团结进步表彰模范》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读本。
同时,山南市还组织驻村工作队队员,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知识讲座培训。通过举办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培训班,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彻到统一战线工作的方方面面。“通过培训,我们增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增长了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本领。”山南市政府办驻加查县共康村工作队队长次旦扎西说:“我们一定团结带领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围绕主题,提升创建水平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山南市各级各部门结合党史教育和“三更”专题教育,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着力提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水平。
乃东区以“端午粽情中国节、民族团结一家亲”为主题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加强各民族的交流交往交融。桑日县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暨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为主题,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琼结县以“永远跟党走”为主题,深入民营企业,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企业活动。贡嘎县以“我和党的故事暨我身边民族团结进步好故事”为主题,组织干部群众把身边的民族团结故事讲出来。曲松县以“以法治引领,建设平安家园,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教育广大农牧民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扎囊县以“民族团结融入企业文明,助力当地民生环境”为主题,教育群众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措美县以“书写党史颂党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开展书法比赛,教育群众把对党和政府的感恩之情表达出来。加查县投资21万元打造了民族团结文化走廊,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走深走实。
此外,错那县以“民族团结一家亲、苏藏人民心连心”为主题,给农牧民群众子女送去了爱心书包。日前,由江苏扬州太阳雨爱心志愿者团队125名爱心人士捐赠的价值3万多元的522个爱心书包,送到了曲卓木乡小学学生手中。“感谢好心人给送来这么好的书包,我们一定好好学习,用优异的学习成绩回报好心人对我们的关爱。”拿到书包后,该校学生次仁卓玛激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