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以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统筹疫情防控和市场主体发展,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强化稳就业,实行“全天候”网上收件、“及时推送”即刻审批、“零等待”等办理模式,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快速发展,助力疫情防控,保障居民生活,着力营造更加便捷的营商环境。
聚焦“放管服”改革,全力推进“一次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坚持服务便民化导向,成立改革领导小组,实施重点工作清单式管理,各项任务分解到周到月到季度,列出时间表、划出作战图,挂图作战。深度聚焦“一网、一门、一次办”,通过“线下专窗+线上指导+限时回应+限时办结”,加强对接破堵点,调整充实窗口人员,实行“企业设立1个工作日”“一次办、马上办”“邮寄办”“事事有回应,处处有温暖”。目前,我市市场主体达到39373户,注册资金848.5229亿元,同比增长10.71%,8.34%。探索实施“一件事一次办”。围绕群众眼中的一件事,持续开展事项关联集成、材料整合、业务流程优化,加快梳理高频热点服务事项,企业申报材料减少53.8%,文书规范减少33.3%,扩大容缺受理范围提高灵活度,让企业群众获得更好的办事体验。当前累计办件2780件,实际办理时间平均缩短80.2%。
推行“银行办”,开通服务“新渠道”。为纵深拓展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充分发挥我市银行网点多、覆盖广、服务好等优势,探索实施“政银合作”助企模式,选择1-2家商业银行作为试点,在银行网点推行企业注册登记代办服务,实施企业开办“全程网办”“一件事”“一日办结”便利化行动。目前,已召开银行网点代办企业登记注册座谈会,正在加强同各商业银行的沟通联系,通过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制定试点实施方案,稳妥有序地开展相关工作。
下一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进一步优化宽松便捷的市场准入环境。深入推进“证照分离”“简易注销”改革,推广电子营业执照应用,全面实现一般性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4个工作日内,“最多跑一次”即办率达到95%以上;加快推进“一网通办”,实现多个部门并行办理,促进开办企业提效增速;推进食品许可审批改革,积极推行低风险食品“先证后查”“自主声明”“公开承诺”,试点开展“告知承诺制”;承接好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工作。深化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优化医疗器械审评审批流程,着力打造良好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