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干净整洁的卓德村。
走进措美县哲古镇卓德村,入目的是干净整洁的水泥路、错落有致的藏家小院、成群结队的牛羊……村民屋顶上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格外鲜艳。
卓德村平均海拔4600米,属纯牧业村。全村下辖2个村民小组,只有75户不足350人,是措美县面积最小、人数最少的行政村,2020年卓德村被中央文明委表彰为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
从“脏”到“净”
从“满眼脏”到“一眼净”,卓德村在创建文明乡村上下了一番苦功。
过去,卓德村村民认为只要把家里卫生搞好就行,对于外面的垃圾不愿管。要建设文明乡村首当其冲是要改变群众思想观念,为了让群众了解更多的卫生健康知识,村“两委”班子、驻村工作队和双联户户长,一起想办法、出主意,研究制定了村规民约48条。
严禁随地乱扔垃圾、大小便;冬季和春季接羔育幼时,实行牛羊圈养;严禁超标养殖。
卓德村还创新开展“三看三比”活动。
一看一比谁家室内整洁明亮;二看二比谁家门前巷道、水渠干净卫生;三看三比谁家衣着整洁。
同时,每年度开展“评查奖优”活动,全面提高了村民的环保意识。
卓德村还结合“四讲四爱”群众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引导牧区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弘扬文明风尚,崇尚科学、改变陋习,逐步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争做讲文明爱生活的坚定践行者。
“过去我们村子又脏又乱,路上到处都能见到牛粪、塑料袋,现在村庄变美了,村民也都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村民卓玛说。
党的惠民政策 助力乡村变美
在党的惠民政策的支持下,2006年,全区开始实施农牧民安居工程。卓德村家家户户住上了安居房。村里新修了水泥路,安装了太阳能路灯,修建了垃圾填埋点,安装了垃圾箱……
安居工程实施后,卓德村建设逐步向集约化、规范化的轨道迈进。以前低矮破旧的平房变成了漂亮的二层小楼;路通了,去泽当只要1个多小时;水通了,带来了清洁和便利;电通了,村里的夜晚更加明亮;网通了,随时都能跟亲朋好友视频通话,不出门也能知天下事。卓德村的人居环境变好了,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也日渐增强。
“现在村里水、电、路、网都通了,幼儿园、小学、卫生室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环境也比以前更加干净了。”村民旦增欧珠说。
不算大的卓德村,民风淳朴、村容整洁,村务财务公开,邻里和谐、乡风文明。
“群众的事情群众办,全村的工作全村干”已成为这里的常态,全村呈现出一片社会稳定、人民和谐、安居乐业的景象。
如今的卓德村,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群众的生活水平蒸蒸日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这里齐头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