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贡泽,1961年出生在甘肃省榆中县。1980年,19岁的马贡泽入伍来到成都军区某测绘大队。入伍后的第4个月,马贡泽随部队到西藏墨脱县执行测绘任务。墨脱县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密林区,山高谷深、断崖绝壁,沟河纵横、水流湍急,森林密布、荆棘丛生,谷底炎热、山顶严寒,毒虫繁多、追人叮咬。这也是全国唯一没通公路的县,冰雪封住了唯有的两条驮运道,一年中只有八、九月才可通行,被称为“测绘禁区”。
一天,测绘分队队长李国琐问马贡泽:怕不怕。马贡泽斩钉截铁地答道:“不怕!为了祖国的测绘事业,我可以献出一切。”在测绘任务中,山蚂蝗和毒蚊叮咬得马贡泽伤痕累累,双臂两腿肿得直流黄水,脚指甲都脱落了一半,但他没有吐露半个“苦”字。攀越悬崖绝壁、跨深沟、淌激流、过独木桥、走栈道,马贡泽总是抢先走在最前面;队员们夜宿岩洞时,他总是睡在洞口为战友遮挡风雨;在空地露宿时,他总是通宵不眠为战友们烧篝火驱寒;在干粮少或米饭不够时,他就说:“我不饿”,偷偷到一旁摘野果子充饥。
1980年八一建军节的前一天,分队又断粮了。马贡泽主动请求翻过海拔4200米的多雄拉山口,到转运站背运主副食。一路上,战友岳海武见他不到6个小时就拉了7次肚子,关切地询问,才知道他吃野果子坏了肠胃,已经腹泻3天了。岳海武关切地说:“病成这个样子,还争着去背粮,累坏了身子怎么办?”马贡泽说:“我肚子疼不好受,可战友们饿着肚子也不是滋味呀!不去背粮,任务怎么完成!”次日天刚亮,马贡泽就急着背上主副食赶路。负责转运主副食的干部劝阻说:“你在山这边过过节、养养病,过两天我派民工背运过去。”可马贡泽说:“不行,我怎么能让战友们过一个饥饿的节日呢!”说完,背起四十多斤重的主副食就爬山。晚上同志们“会餐”时,当岳海武讲了马贡泽这一情况,大家都哽咽了。
8月23日清晨,测绘小分队背着测绘器材,直往大崖洞山顶上赶,争取一天抢下这个山头的造标、观测任务。一路上,马贡泽像往常一样,抢着背最重的仪器走在前面开路。他挥刀斩棘、攀爬绝壁,硬是在原始森林里为战友们开出了一条路。下午3点左右,天气骤变、风雨交加、坡陡路滑,马贡泽三步两摔,双手布满了血口,浑身青一块紫一块的。战友们几次前去替换他,可他说什么也不肯,仍然坚持在前面开路。夜里,战友们坐在篝火旁打盹,马贡泽却一直守在火堆旁添柴烧火。天亮后,雨渐渐小了,大家急忙爬到点上准备作业。马贡泽又抢最重的活干,下到半山腰沟里背水来拌水泥埋标石。水压得他直喘气,他咬紧牙,把水背到200多米高的山顶上。完成任务下山途中,浓雾阴雨又接踵而来,四、五米外什么也看不清。下午3点半左右,他们来到多雄河畔,准备过河。可沿河上下几里地都找不到过河的桥,大家只好决定冒着风险过溜索。然而,河宽十多米,两岸是三丈高的绝壁,河水咆哮、响声如雷,站在岸边都让人心惊胆战。分队长正在和大家商量如何过溜索时,马贡泽已解下绑腿往溜索上套,争着要第一个先过。分队长一把拉住他,准备让干部带头闯关,大家三次把他拉开,他都硬挤到最前面不让别人上。他坚定地说:“我年轻,身体好。”分队长见他决心很大,只好答应了。大家又一次用劲拉了拉溜索,检查结实程度,分队长亲手给马贡泽捆好保险绳。然而,谁也没料到,就在马贡泽刚滑出去三米多远,溜索突然崩断,马贡泽直接掉入崖下深水,一眨眼就被激流冲得不见人影。
马贡泽英勇牺牲后,成都军区某部党委作出决定,追认他为共青团员、追记二等功,并号召全体指战员向他学习。
(本故事文字由西藏自治区党委党史研究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