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国际国内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综合
 
标题导航
| 山南网首页 |
2020年7月17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回家乡去,绣一片新天地!
 

新华社兰州7月15日电(记者 马希平 马莎) 黄土高原贫瘠,传统观念限制着东乡女的脚步,却锁不住东乡女追求独立自主的心。返乡女孩马萧萧创办了东乡土本土刺绣工艺扶贫车间,在她的带领和当地就业扶贫政策支持下,如今的东乡女拿着针线,绣繁花,绣一片新天地,也绣着对美好生活的期冀。

“初心”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是“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县,也是全国唯一以东乡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东乡族女性大多精于刺绣工艺,绣品栩栩如生、配色大胆。曾经,由于传统观念影响,东乡族女性无法走出家门,刺绣虽是她们为数不多的乐趣,却没能形成经济效益。

“90后”女孩马箫箫是舀水村为数不多的女大学生,每每回乡,看到自己曾经的玩伴早早嫁人,守着灶台孩子,从未出过远门,毫无经济来源时,马箫箫打心眼里想帮助她们,想让东乡族妇女的刺绣,从炕头爱好,走向大市场。

大学毕业后,马箫箫从省会兰州回到家乡东乡族自治县达板镇舀水村,成立了东乡土本土刺绣工艺扶贫车间。马箫箫把自己想要帮助同乡妇女的“初心”,付诸在这鲜艳的刺绣上,只为了把东乡族女性的绣品卖出去,给东乡女们带来收入,让东乡族刺绣工艺得到传承。

“困难”

“刺绣能挣几个钱?女人就挣不了钱!”

2018年初,马箫箫一腔热血地四处联络绣娘,但这样的闭门羹,她吃了不少。在当地传统观念看来,女性不用读太多书,不需要赚钱,在家听公婆和丈夫的话,守好家庭和孩子,就是最大的本分。

马箫箫偏不服输。为了把东乡族女性的刺绣手艺变成“指尖上的产业”,2018年至今,她开着车跑了5万多公里,挨村挨户地去找绣娘。

“大家手艺不一样,能说服一个就决不放弃。”马箫箫说。

面对那些难啃的“硬骨头”,马箫箫反复上门,给一大家子做思想工作。招绣娘,难。但招到绣娘,马箫箫和绣娘都打心眼里高兴。

“重生”

2018年,东乡土本土刺绣工艺扶贫车间在舀水村落地,以订单制方式经营,80多名东乡族妇女在此就业,覆盖舀水村附近6个贫困村近200名妇女居家绣花。自此,这些东乡女有了自己的职业——绣娘。

这些绣娘每月收入在900元至3000元不等,她们还可以居家就业,不仅挣了钱贴补家用,家人也越来越支持她们去绣坊工作。

2020年5月,富有东乡族文化特色的刺绣丝巾在网络直播间上线,3000件绣品被秒光,并于当日预售5万件绣品,目前在赶工中。

今年,马箫箫和绣娘们搬进了当地政府在东乡县大树乡新修的刺绣扶贫车间进行加工生产,当地政府还在电费等方面提供优惠。

马海者是东乡土本土刺绣工艺扶贫车间的一位绣娘。她说:“挣到钱真的很好,给自己和孩子买喜欢的东西,终于不用向家人伸手要钱了。”

2020年,东乡族自治县贫困发生率从2013年的38.74%下降到4.25%,建成运行扶贫车间35个,吸纳就业1586人,帮助贫困群众特别是妇女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对于未来,马箫箫说:“东乡刺绣虽藏于黄土高原深处,但我想让东乡刺绣走出国门,让全世界都知道东乡刺绣和东乡族女性的美。”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南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国内统一刊号:CN54—0018 邮发代号:67—21
地址: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乃东县泽当镇湖南路19号 联系电话:0893-7828933 邮政编码:856000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山南网(www.xzsnw.com): 备案号:藏ICP备 14000057号-1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国际国内
美国政府同意撤销留学生签证新规
科普相伴乐享暑假
法国国庆节阅兵式致敬抗疫公民
我国将在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世界级机场群
我国开展第十一次北极科学考察
回家乡去,绣一片新天地!
全国产业工人 学习社区上线
新西兰最大反对党选出新党魁
三部门联合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
安理会召开4个月以来首次面对面会议
数字经济提速!我国力推15种新业态新模式
特殊之年我国夏粮生产再获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