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国际国内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专刊

第03版
综合
 
标题导航
| 山南网首页 |
2019年12月9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2019年全国粮食生产实现丰收
 

新华社北京12月6日电(记者陈炜伟、于文静) 国家统计局6日发布数据,201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6384万吨(13277亿斤),比2018年增加594万吨(119亿斤),增长0.9%。

数据显示,粮食播种面积稳中略降,粮食单产水平提高。国家统计局农村司高级统计师黄秉信介绍,2019年,各地在保障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的同时,稳步推进耕地轮作休耕试点工作,调减低质低效作物种植,扩大大豆、杂粮等优质高效作物种植规模,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作物,全国粮、经、饲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初步统计,2019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7.41亿亩,比上年减少1462万亩,下降0.8%。此外,谷物、豆类、薯类三大类粮食单产水平均有所提高,主要粮食品种单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

黄秉信分析,今年粮食生产呈现出几个特点:分季节看,夏粮和秋粮增产,早稻减产;分品种看,除稻谷有所减少外,其他主要作物产量均有所增加;分地区看,内蒙古和东北地区粮食增产较多。整体来看,今年气候条件较为适宜,有利于粮食作物生长发育,占全年粮食产量96%的夏粮和秋粮单产均较上年有所提高。

“抗灾救灾措施得力,农业灾情影响有限。”黄秉信分析,从全国看,大部分地区没有出现大范围灾情。尽管以“利奇马”为代表的几次台风给局部地区造成影响,但也给旱情较重的地区带来了降水。7月下旬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等地旱情持续发展,出现较为严重的伏秋连旱,给局部地区双季晚稻等秋粮作物生产带来一定的影响。各地积极开展抗灾救灾,加之10月份湖北、湖南等地出现有效降水,旱情对全国秋粮生产影响较有限。

黄秉信表示,201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创历史最高水平。粮食生产喜获丰收,有利于充分发挥“三农”压舱石作用,稳定市场,稳定经济。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南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国内统一刊号:CN54—0018 邮发代号:67—21
地址: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乃东县泽当镇湖南路19号 联系电话:0893-7828933 邮政编码:856000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山南网(www.xzsnw.com): 备案号:藏ICP备 14000057号-1 
   第01版:头版
   第02版:专刊
   第03版:综合
   第04版:国际国内
“雪龙2”号的“好奇来客”
烟笼堪培拉
我国数字政府建设进入全面提升阶段
普京和德企业家交流俄德经贸合作前景
市政府党组召开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
一千五百米深海首迎“中国管”
中粮成为全球资产第一大粮食集团
波黑多地向市民发出空气污染警告
北京为41家新设博士后站单位授牌
市政协党组班子召开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
韩美领导人通电话讨论半岛局势
2019年全国粮食生产实现丰收
未来20年我国民航货机规模将增长近3.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