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国际国内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综合
 
标题导航
| 山南网首页 |
2019年5月20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原天路通向美好未来
人民日报西藏分社记者 袁泉
 

西藏民主改革60年来,公路、铁路、民航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多点突破,日新月异

前不久,米拉山隧道正式双向通车,使西藏拉萨到林芝的行车距离缩短至409.2公里,行车时间由原来的8小时缩短为4小时。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让人们增强了获得感。

“以往两地景点参观和往返,至少安排两天的行程,因为一半时间都在路上。现在时间省了,路况好了,游客和司机都得实惠。”贡多是记者熟识的一位藏族朋友,多年来一直经营旅游包车的生意,每个月都要往返几趟拉萨和林芝。米拉山隧道通车,给他带来更多生意。

“米拉山隧道是截至目前已建成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特长公路隧道。”中铁二局米拉山隧道项目经理龚彬说,4年零4个月,共有2000余名人员参与了隧道建设,他们克服了高寒、缺氧、昼夜温差大、施工和生活物资匮乏等困难,用坚守和奉献,铺就通往梦想之路。

修筑高原天路有多难?记者曾3次赴米拉山隧道施工现场采访,茫茫的雪山道路崎岖,幽深的洞隧只能步行进入。这里地质条件复杂,冬季最低温度达零下30摄氏度,而且隧道内每天的涌水量能达到几万立方米。山上本就极度缺氧,在隧道里采访不到两小时,记者就感到头晕目眩、浑身乏力,而掘进一线的施工人员几乎人人嘴唇青紫。

问起参建人员,几乎每个人都会告诉你,支持他们在极端严苛条件下坚守的精神支柱,就是“两路”精神。60多年前,川藏、青藏公路通车,这是在国家尚未摆脱“一穷二白”面貌的情况下,11万筑路军民用锹、镐掘出的路,用生命和意志闯出的路,创造了世界公路史上的奇迹。总长4360公里的川藏、青藏公路上,有3000多名英烈捐躯高原。2014年8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就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车60周年作出重要批示,提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并要求“新形势下,要继续弘扬‘两路’精神,养好两路,保障畅通,使川藏、青藏公路始终成为民族团结之路、西藏文明进步之路、西藏各族同胞共同富裕之路”。

从“世界屋脊”“生命禁区”,变为天高路阔、大美西藏,创造人间奇迹的,正是千百万平凡而伟大的建设者和筑梦人。西藏民主改革60年来,公路、铁路、民航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多点突破,日新月异。2006年,青藏铁路通车,终结了西藏不通铁路的历史;2010年12月15日,嘎隆拉隧道贯通,结束了墨脱县作为全国唯一不通公路县的历史;2011年7月17日,西藏历史上第一条高速公路——拉萨至贡嘎机场高速公路建成通车;2014年8月16日,拉日铁路通车……

如今,拉贡、拉林等多条高等级公路相继建成,青藏铁路、拉日铁路成为带动沿线群众致富的“金路”,西藏目前正在运营的拉萨贡嘎、昌都邦达等5个机场均属高高原机场,占世界高高原机场总数的12%。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打通一个又一个隧道,架起一座又一座桥梁,靠的是一代又一代建设者们的艰辛付出。攻坚克难、接续奋斗,就能携手创造西藏更加美好的明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南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国内统一刊号:CN54—0018 邮发代号:67—21
地址: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乃东县泽当镇湖南路19号 联系电话:0893-7828933 邮政编码:856000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山南网(www.xzsnw.com): 备案号:藏ICP备 14000057号-1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国际国内
“科学”号起航探秘马里亚纳海沟神秘海山
庆祝130岁生日
沙家浜里好风光
俄总理表示正完善法律法规以提升营商环境
我国西部9省份合作共建“陆海新通道”
我国夏季粮油有望再获好收成
现代人与尼安德特人80万年前可能就已分化
西藏珠峰景区试运营清洁能源环保客车
美国2018年新生儿数量降至32年来最低
高原天路通向美好未来
我国成功发射一颗北斗二号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