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国际国内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综合
 
标题导航
| 山南网首页 |
2019年4月3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水进大漠 戈壁变绿洲
 

新华社乌鲁木齐3月29日电(记者于涛、周晔) 对南疆农民来说,春风更像是号角。3月以来,在塔克拉玛干大漠西缘的新疆喀什市,这里的父老乡亲又一次次集体“出征”造林。与往年不同,变废为宝的中水成了今年拓宽绿洲的“利器”。

从喀什市出城向东20公里,就能看到沙海的踪迹。放眼望去,戈壁漫漫、植被稀少,地表的盐碱在阳光照射下,像覆盖着一层白雪。这片土地,就是附近村民今年造林防沙的“主战场”。挖树坑、栽树苗,人们已经在此劳作了半个多月,最早动工的地方已隐约可见一抹抹新绿。

距离植树造林地点不远的戈壁滩上,一座巨大的水库正在蓄水。“这是喀什市刚建成投产的中水库,容量320万立方米。”喀什市水污染综合治理工程(中水库)项目负责人宣守阳说,市内所有城市污水经过净化处理产生的中水都汇集此处,专门用于植树造林灌溉,这样既节约了宝贵的水资源,又解决了当地生态环境建设缺水的难题。

植树前期,中水润湿了造林区域,荒漠里少了往年尘土飞扬的场面,人们挖起树坑也更加省力、快捷。

“过去植树灌溉靠挖水渠、打机井,造林过程非常艰难。今年有了中水库,植树效率显著提升,成活率也会大大提升。”喀什市林业局干部居麦提·麦麦提说,今年栽种的主要是杨树、梭梭、胡杨等,植树面积2.5万亩,按照中水库的灌溉能力,未来造林面积可以达到5万亩,与此同时,借助中水库还可以在盐碱严重、不宜植物生长的区域打造1万亩湿地。

为了实现沙漠变绿洲的梦想,多年来,喀什居民一直把生态建设作为自己工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包括建设中水库、防沙林等项目在内,当地政府持续推进荒山荒地、城镇乡村等区域绿化,拓展绿色空间,为各族群众的美好生活夯实基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南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国内统一刊号:CN54—0018 邮发代号:67—21
地址: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乃东县泽当镇湖南路19号 联系电话:0893-7828933 邮政编码:856000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山南网(www.xzsnw.com): 备案号:藏ICP备 14000057号-1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国际国内
2019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开幕
我国成功发射第二代数据中继卫星系统首星
草莓种出乡村致富路
“天空之镜”茶卡盐湖半价迎接旅游旺季
乌克兰总统选举开始举行
中水进大漠 戈壁变绿洲
我国育成高产高抗水稻新品系
新加坡成立食品局以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
一批新规4月实施
美国决定中止对中美洲三国的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