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市民们正在采购水果。 本报记者 次仁龙布摄
春节、藏历新年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 1月29日,记者来到市泽当西区菜市场,了解市场购销情况。
蔬菜肉类物价平稳,购销两旺
清晨时分,菜市场早已是人潮如流。走在其中,仿佛置身在欢腾的漩涡之中,路不宽,人很多。
市民们三三两两,陪着家人,带着孩子悠闲地挑选着农副产品、蔬菜、肉类、水产类等。
十几年前,西藏只有夏季可以种出品种极少的几样蔬菜,其他季节全都要靠空运、陆运等方式运到西藏,蔬菜的价格也成倍上涨,人们通常把冬天吃上一次新鲜蔬菜当奢侈品。
随着交通的快速发展,和现代种植技术的发展,现在,西藏的蔬菜品种越来越多,市场上应有尽有。
“阿佳,需要什么菜啊?”热情的老板王女士问正在挑选蔬菜的市民卓嘎。
“茼蒿多少一斤?”
“茼蒿一斤5元。”王女士回答。
“牛肉怎么卖的,新鲜吗?”市民尼玛卓玛正在挑选着肉。
牛肉店老板措姆介绍说:“这几天的肉都很新鲜,一斤35元。”
接着,记者采访了猪肉店老板孙女士:“排骨一斤25元,都是从内地运输过来的。今年我们会营业到除夕,就大年初一休息一天,初二开始还得继续开售,我们没法儿休息那么长时间,因为我们是做生意的,市民们随时都有可能来买肉呀,特别是节日期间。”
记者发现,在某海产品门市,同时生意兴隆,不少市民都在选购海鲜产品。
虽然海鲜产品价格较高,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再加上要过年,大喜日子的大家都想吃得好。
“虾是什么时候到的,新鲜吗?”市民罗桑问某海鲜店老板。
张老板告诉他虾是昨天凌晨从内地空运过来的,时间不超过24小时,现在还很新鲜。
蔬菜瓜果种类繁多,品种齐全
由于采用了先进的大棚技术,目前我市农贸市场的蔬菜基本实现了本地生产。这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降低了流通成本,增加了市场的供应,还极大地丰富了百姓的餐桌。过去那种“有钱人吃菜,无钱人吃肉。”的现象早已改变。
现如今,各种新鲜蔬菜,水果,禽类等产品品种齐全,应有尽有,老百姓的“菜篮子”里花样也是越来越多了。从腾讯地图上看,在我市就有四家中大型的菜市场。
我市市面上供应的种类已达百余种,四季蔬菜、干鲜水果、鱼肉禽蛋、豆制品、调味品、粮食......一应俱全。
记者来到销肉区,除去西藏人民最喜爱的牦牛肉,记者还看到了新鲜上架的排骨、五花肉等种类繁多的肉类产品。卖猪肉的孙女士说:“现在大家生活水平提高,食材选择也越来越多样了,我们卖的品种也更丰富了。”
满载而归的顾客笑着告诉记者:“以前条件有限,逢年过节的时候都以牛羊肉为主,现在蔬菜瓜果都一应俱全。买点儿子爱吃的茼蒿,再买点芹菜给老人家降降血压都特别好。”
在菜市场周边的水果店里,记者看到了各种各样的热带水果,香蕉,荔枝,芒果等摆满货架,对很多家庭来说,水果也是节日期间招待客人,走亲访友的必备品。
走访了不少商家后,记者得知,西区菜市场的大部分商户节日期间照常营业,蔬菜、肉内价格不会大幅度上涨。
记者了解到,为保障市民食品安全,相关部门也特别注重对内地调运的农副产品以及本区农牧产品的检测、检疫。
“放心年”、“热闹年”、“美食年”……商人“赚”得开开心心,市民“吃”得安安心心,大家都图个热闹,尽得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