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综合
 
标题导航
| 山南网首页 |
2019年1月4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错那县非遗保护工作成效显著
 

本报讯 2018年以来,错那县大力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全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申报、项目审批、项目保护、项目抢救、整体培训等保护工作取得新成效。

项目整体推进有新进展。错那县申报的扎洞扎念(六弦琴)弹唱舞、洞嘎达羌阡莫(洞嘎传统达羌文化节)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命名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县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初步筛选工作全年完成。目前,全县国家、自治区、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全面建成,项目整体推进工作有新的进展。

项目抢救性保护有新起色。2018年,错那县把门巴族婚俗、旺久阡莫习俗(坡章拉堆巴)、浪坡“退瑞”(臭奶渣调制)传统美食、亚玛荣藏戏等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抢救性项目,组织专人开展普查抢救工作,完成了门巴族婚俗、旺久阡莫习俗(坡章拉堆巴)、浪坡“退瑞”(臭奶渣调制)传统美食3项非遗项目的文字数据建档工作,全面恢复了亚玛荣民间藏戏队;把扎洞铃铛制作技艺、西午咚斯舞、亚玛荣传统边贸、兴玛寺加羌姆等项目进行了初步普查,并列入下一步抢救性项目,抢救性项目保护工作有新起色。

基层人才培养机制有新举措。把人口较少民族门巴族传承人群和基层文化工作人员作为重点培养对象,举办了人口较少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座谈培训会议,全面梳理了人口较少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方法和步骤;举办藏戏传承人群培训活动;积极配合自治区非遗保护中心记录了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口述史;率先组建并公布了8人组成的错那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推荐评审专家委员会,把现有人才力量全部投入到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申报的次仁顿珠等5人公布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次仁曲宗等5人申报为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全县基层人才培养机制有了新举措。

项目开发利用工作有新突破。2018年8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门巴阿吉拉姆参加第三届内蒙古自治区文化产业博览会系列活动之“守望互助——56民族非遗邀请展”。门巴阿吉拉姆第一次在区外舞台上亮相。扎洞扎念弹唱舞参加了错那县2018年春节藏历年文艺晚会,进一步调动了非遗传承人群在保护工作中的积极性;门巴阿吉拉姆、扎洞扎念等非遗项目进校园活动全面启动,成效显著,完成了门巴族民俗陈列馆的布展和《印象门隅》民俗非遗影像资料拍摄工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南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国内统一刊号:CN54—0018 邮发代号:67—21
地址: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乃东县泽当镇湖南路19号 联系电话:0893-7828933 邮政编码:856000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山南网(www.xzsnw.com): 备案号:藏ICP备 14000057号-1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综合
错那县非遗保护工作成效显著
我市举行公安现役部队转改官兵集体换装仪式
湖南爱心企业向我市捐赠价值201万元智慧教育设备
国内知名文艺家应邀到我市进行采风活动
武汉西藏中学师生与社会各界喜迎新年
兑现农牧区孕产妇 “住院分娩”奖励扶助金
安排部署今冬明春安全生产工作
成立妇女儿童维权“合议庭”
最美干部风采闪耀基层
高原牧场涌金来
我市助推食品药品稽查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