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风雨兼程,40年波澜壮阔。4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特别是“三省一公司”的无私援助下,山南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36万雅砻儿女坚定不移抓发展、尽心竭力惠民生、坚持不懈优生态、稳慎有序推改革、持之以恒扩开放、全力以赴保稳定,全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保持了跨越发展的良好态势。
正值市“两会”隆重召开,记者采访了部分代表委员,畅谈改革开放40年来他们自身和周围发生的一些变化,铭记党的恩情。
市人大代表桑珠:日子越来越有盼头
49岁的桑珠,来自桑日县桑日镇洛村。40年前,村里春耕、播种、秋收都要靠人力,所以他经常白天跟着父亲到地里赶牛耕地,晚上扛着锄头去疏通土渠。如今,平整笔直的水泥水渠直通田间,购买农机具政府也有30%的补贴,村里45户家家都有翻转机、收割机、拖拉机、扬场机、饲料机等一整套农机具。
过去,村民们用传统的方式播种青稞,一亩产量只有300到400斤,现在,农牧部门积极推广新品种的青稞和冬小麦,并派遣技术人员到村里讲解相关种植知识,对村民们进行技能培训,每亩青稞产量达到了800多斤,冬小麦产量更是达到了1200斤。
黄牛改良、畜草种植、疫苗接种……一系列举措的落实使村里的牛羊存活率大幅提升,村民们收入不断增加,日子慢慢红火起来。
“改革开放给我们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我们感恩党,感谢改革开放,以后大家还会跟着党一直走下去。”桑珠感动地说。
市人大代表次旺多吉:山南教育发展需注入新鲜血液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发展教育,学校软硬件建设不断完善,教师工资福利逐渐提高,学生各项政策补助一一落实,适龄儿童升学率从我们小时候的10%左右提高到现在的100%……这些都体现着教育优先发展不是一句空话。
近年来,在市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我市教育事业得到了更好更快的发展,我们乃东中学的教学成绩也从全市12名上升到了第4名。
山南教育要更好发展,输入新鲜血液是重点,引进内地优秀教师重点要引进先进教学理念,通过他们带来动当地的教师积极学习、转变观念,并探索发现适合本地实际的新教学思路。
市人大代表张俊:环保事业需要更广泛凝聚群众力量
作为藏三代,我深深记得小时候山南的风沙天气。如今,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各级政府部门积极开展封山育林工作,特别是雅江防护林的种植,使我市的风沙天气从过去的每年50多天减少到了15天。
垃圾处理方面,目前我市已基本形成了“户收村集乡转县处置”的模式,2016年乃东区投入了近400万元用于转运设备更新,几年间,城区的垃圾转运量从每天10吨增加到了每天100吨,全市垃圾箱、公厕、绿化带等方面的建设不断完善,清洁工工资待遇得到显著提高。
总体来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环保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但目前工作压力仍较大,下一步,我们将在全力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加大宣传力度,促进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努力营造人人有责、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良好氛围,共同推进我市环保工作更好更快发展。
市政协委员次仁多布庆:希望藏医药更好造福更多群众
次仁多布庆来自措美县,1992年毕业后一直从事藏医药制剂工作。以前,采摘藏药、晾晒、粉碎、混合、制丸等工序父辈们都是手工完成,那时一天只能加工30到50斤成品药,且由于没有相关的注册认证机构,生产的药丸只能在措美县内销售。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项技术条件越来越成熟,现代机械设备运用到了制药过程中,新的制药厂房建成并投入使用,县级藏医院顺利挂牌成立……如今,次仁多布庆和同事一天能加工100到200斤的成品药。
此外,藏医药和西医也在不断融合发展。群众生病后先用西药,控制病情后,配合药丸、理疗、药浴等传统藏医治疗方法,治疗效果会比较好,这样的方式得到了群众的广泛欢迎和认可。
“如今藏医药行业越来越规范,希望政府在规范制药过程的同时也更多的关注药材市场,保障源头安全,让更多群众更好地在藏医药中受益。”次仁多布庆说。
市政协委员朱彬:开展机关运动会巩固全民健身成果
我是土生土长的山南人,读书的时候,想和朋友一起打球,要骑自行车走很远的路才有一个简陋的球场,改革开放以后,我市很多地方都建了运动场并完善了相关设施,如今晚上大家都可以到灯光球场打球了。此外,各类健身房、健身会所的建成运营,使得市民运动越来越方便,选择的范围也更广泛。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群众特别是机关工作人员运动的时间减少,运动的热情也低了,很多运动设施未得到充分利用。所以,我认为市教育(体育)局在狠抓教育事业发展的同时应投入更大的精力加强体育工作,组织开展机关运动会,一方面能进一步调动大家坚持运动、健康生活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能进一步巩固全民健身的成果,在全市范围内营造良好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