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来,在党中央的英明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山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长足发展,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得到极大改善。40年风雨兼程,40年波澜壮阔。40年来,我们的身边发生了无数的事件,这些事件影响着所有的人,在此,我们梳理撷取了部分40年来山南发生的重大事件,力求从各层面反映山南40年改革发展的历程,与广大读者一起回顾历史,铭记辉煌。
1978年9月30日,山南地区沃卡三级电站建成供电,总装机容量为6400千瓦。10月1日,35千伏的山南泽当变电站及线路建成,山南电网正式投入运行。
1978年11月2日,经自治区党委批准,山南地区革命委员会改称山南地区行政公署,下属工作机构16个,下辖13个县革命委员会。
1978年9月,山南地区开始事业单位职称改革工作,历时一年多,完成30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的聘任工作。
1979年后,洛扎、隆子等4县边贸工作得到恢复和发展,2000年,边贸点达到8个。
1979年12月,山南地区首先在贡嘎县杰德秀镇供销社实行按销售纯利润的5%提取奖金的奖励制度试点,按照“多利多得、少利少得、无利不得”的原则,实行“按劳分配”、打破“大锅饭”。
1979年,山南地区打破公社体制,撤社建乡,牧区实行“牲畜归户、私有私养、自主经营、长期不变”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0年4月1日,山南地区开始实行新的公费医疗制度。
1980年5月1日,山南地区邮电局安装400门纵横制市内电话交换机,并正式投入使用,当年发展用户189户。
1980年,山南在农牧区贯彻中央关于“休养生息”、“免征免购”政策,推行包干到组、包产到户,到当年底,60%的生产队分别实行生产责任制。
1980年,全国各省市选派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中短期援藏,其中到山南的援藏技术干部达1400多人。 1980年4月,山南制定医院收费暂行标准,规定农牧民治病能享受国家全民免费医疗特殊照顾。
1981年12月16日至25日,山南地区举办首届物资交流会。
1981年,各县召开县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撤销各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县人民政府。
1982年,中央决定建立老干部离退休制度。9月,山南地区经组织批准的第一批离退休干部共51人,至2000年底,共批准干部离退休1469人。
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山南地区总人口245790人。
1984年6月,山南地委、行署决定对农牧区生产责任制进行较大调整,农业上实行“土地归户、自主经营、长期不变”,牧业上实行“牲畜归户、私有私养、自主经营、长期不变”(即“两个长期不变”政策)。
1984年,地区林业局在沿江河漫滩地进行造林试验获得成功,当年在沿江营造以北京杨、柳树插杆为主的防护林700亩。
1984年,地区企事业单位首次招收劳动合同制工人,打破用工制度的终身制和分配制度的“铁饭碗”。
1985年8月下旬,山南地区首批考取内地西藏班的200名学生离藏,前往辽宁省和江苏省学习。
1985年9月,山南地区在重点公办中小学实行包吃、包穿、包住的“三包”政策,核定“三包”经费。
1985年12月,山南辖区内的朗县划归林芝地区管辖。
1985年,自治区成立20周年,中央决定由国家有关部门和9省市支援西藏43项重点工程,由广东省援建的山南地区人民医院门诊楼、泽当饭店、地区群艺馆,总投资2300万元,于当年8月22日全面竣工。
1986年4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穷结县改为琼结县。
1986年7月,山南地区外贸公司在日喀则地区樟木镇设山南地区外贸公司驻樟木分公司,直接开展对邻国的进出口贸易。
1986年10月7日至10日,山南地区召开第一次党史资料征集工作会议,开始启动党史资料征集工作。
1987年,山南地区进行第三次机构改革,行署工作机构由21个减为14个,将原有339个乡(镇)并为147个乡、2个镇。
1988年3月,泽当万亩防护林基地开始投入建设,山南地区第一次实行工程造林。
1988年,地区行政公署制定《关于深化农牧区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意见》,提出在坚持“两个长期不变”、“两个归户”的前提下,继续坚持家庭自主经营和市场调节为主的方针,改善宏观指导,积极促进“两个转变”,进一步完善各种不同形式的生产承包责任制。
1988年9月,山南地区卫生防疫站在西藏高原首次成功培养结核杆菌。1989年,山南地区正式启动“双脱(脱贫和脱盲)”工作,在农牧区开展为期6年的“双脱”工作。
1989年12月,山南地区正式开展家畜检疫工作。
1989年6月,山南首次与贵州铁合金厂达成联合组建山南铁合金厂的协议,从此山南有了第一家横向联合企业。
1990年10月13日,山南地区卫星通信地球站建成投产。
1990年5月20日,山南地区成立勘界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着手开始对各县、乡之间界线进行勘测。
1991年,“一江两河”中部流域综合开发实施,工程总投资2.98亿余元,涉及贡嘎、扎囊、乃东、桑日、琼结5县。
1992年11月25日至12月10日,山南地区举办首届雅砻文化节暨第十二次物资交流会。
1992年,山南地区工业电力局、乡镇企业局、乃东县与自治区交通厅联合组建山南地区水泥厂。
1992年,山南地区首先在乃东、扎囊两县开展村民自治示范工作。
1992年后,打破了国有商业在生活资料购销上的垄断局面,除卷烟、食盐外,其他生活资料购销和多种经营主要由个体经营,市场上生活资料的购销渠道多样、方式灵活。
1992年,由西藏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投资6万元,隆子县列麦乡建起西藏历史上第一所希望小学。
1993年1月21日,山南地区S1240型2000门程控电话割接开通。
1993年9月27日,贡嘎机场扩建工程竣工。
1993年开始的5年间,山南地区共实施贡嘎江雄、隆子、扎囊、琼结4个农业综合开发区,总投资10993万余元。
1994年,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作出了全国支援西藏的决策,湖南省、湖北省对口支援山南。
1994年1月1日,开始征收企业所得税,至2000年,山南地区征收企业所得税2537.38万元。
1994年,地委、行署制定出到本世纪末下世纪初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和目标,确定“稳农、强工、兴贸、重镇”的发展战略。
1994年7月1日,重庆至拉萨首航成功。
1994年9月,全国第三次卫生援藏会议确定山西、辽宁对口支援山南。 1994年12月,地区铬铁矿工程竣工通过验收,1995年投产。
1994年起,山南放开粮食价格,正式取消商品粮。
1994年,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部署了全国支援西藏62个项目,其中山南占23个。
1995年6月,山南地区正式取消商品粮供应制度,停止使用粮票。
1995年,泽当镇区兴起以长安面包车、夏利轿车等为主的出租车业务,有出租车20辆,均以个体私营为主。 1995年,湖南、湖北第一批105名援藏干部奔赴山南开展工作。1996年11月,桑日县成为全地区第一个乡乡通电话的县。
1996年11月1日,山南地区“希望工程爱心储蓄活动”正式启动。
1997年5月,山南地区有线电视台成立,可传输16套电视节目。
1997年9月,由国家总投资6917.23万元,库容961万立方米,控制灌溉面积3.2万亩的琼结县琼果水库竣工。
1998年8月17日-26日,贡嘎、扎囊、乃东、桑日沿江四县,遭遇雅鲁藏布江洪水袭击。淹没农田10.8万亩,粮食产量与上年相比减少715万公斤,造成牲畜死亡3104头只,损坏房屋2244间,人员死亡15人。
1998年8月,泽当镇自来水厂建设工程完成,总投资1200万元。
1998年4月10日,山南地区人民医院首次开展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获得成功。
1998年1月,山南地区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开始全面推行住房公积金制度,住房公积金按工资额的5%提取,2000年,提取额提高到8%。
1999年12月14日,山南地区数字移动电话开通。
1999年12月25日,投资8.16亿元、装机2万千瓦的沃卡一级电站建成并投入运行。
1999年,山南地区率先在全区试行政府采购工作,逐步探索出一套适合山南的政府采购操作规程。
2000年,全国第5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山南地区总户数75734户,总人口为318106人,平均寿命为65岁。 2000年1月1日,中共山南地区委员会机关报《山南报》创刊。
2000年9月22日,我地区最后一个未开通光缆的县——洛扎县开通光缆。
2000年,山南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5.98%。12县全部普及六年义务教育,率先在全区完成了“普六”目标。 2000年,山南地区蔬菜种植面积达1.9万亩,年产量2000余万公斤,基本实现自给,栽培由过去的萝卜、白菜、马铃薯(老三样)发展到60多类、100多个品种。
至2000年,山南粮、油、肉产量分别达到16660万公斤、621.7万公斤和1640万公斤,实现了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的粮、油、肉基本自给的目标。
2001年,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安徽省、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对口支援山南地区。
2001年6月18日,山南首个经济住房工程“扎西小区”开工建设。该小区占地面积80亩,总建筑面积53333.6平方米,共164套。
2001年7月21日,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中央代表团副团长、赴山南分团团长王忠禹一行抵达泽当,与地区各族各界共同欢庆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看望慰问山南党政军警干部和群众。7月25日,山南地区各族各界在湖南广场隆重集会,热烈庆祝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
2001年8月,加查县电信网络建设正式启动,该县是自治区唯一建网络的县。
2001年10月29日,由国家计委投资4000万元、于1999年6月开工建设的隆子县扎日乡曲松村至玉门乡(今玉麦乡)边防公路竣工并通过验收,标志着这个全国人口最少的行政乡结束了不通公路的历史。
2002年7月,安徽省首批16名援藏干部进藏工作。
2002年8月3日,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首批2名援藏干部进驻洛扎县开展对口援藏工作。 2002年9月上旬,山南地区人民医院成功实施西藏第一例断指再植手术。
2003年1月24日,山南地区经济工作会议在泽当召开。会议提出“455”发展目标。
2003年1月,山南地区出台“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四条措施”。 2003年7月18日,山南地区召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动员大会,随后出台《山南地区全面小康建设发展规划及实施意见》。
2003年7月25日,山南地区《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办法》出台。
2003年8月25日,由湖北华新集团与山南兴业水泥厂合作的日产1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项目在桑日县开工建设。
2003年8月31日,山南地区召开欢迎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座谈会。这批来自全国5省市的21名志愿者是首批来山南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
2003年10月10日,山南地区首次国有土地使用权拍卖会在泽当举行。拍卖土地面积30.41亩,成交额830万元。
2004年3月26日,山南地区首期劳务洽谈会在泽当举行,264名求职者达成劳务意向协议。
2004年4月初,山南地区全面启动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
2004年4月13日,山南地区第二高级中学奠基仪式在泽当举行。学校设60个班3000人规模,总投资6572万元,按照区重点高中标准设计建设。 2004年6月,雍布拉康藏药厂通过国家GMP认证。
2004年7月2日,乃东县克松居委会37户蒜农种植的28万斤大蒜运往山东,首次打入内地市场。
2004年9月10日,中国银行落户山南。
2004年12月8日,山南地区首次公开选拔副县级领导干部考试在地委党校举行,来自全地区党政机关团体、事业单位179名符合条件人员参加公考。
2005年2月19日,山南地委召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电视电话会议,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山南全面展开。
2005年3月21日,山南地区首届非公经济经验交流会在泽当举行。 2005年5月18日,山南地区林权证发放启动仪式在扎囊县扎塘镇举行。
2005年5月24日,泽当总体规划编修成果通过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查。
2005年6月1日,山南地区“村村通邮”工程启动,全地区各乡镇、村基本实现每周两次通邮。
2005年6月8日,山南地区首次对地直单位淘汰和换代车辆进行公开拍卖。
2005年8月26日,拉萨至贡嘎机场公路“两桥一隧”工程完工并实现通车。
2005年8月28日,山南举行地区烈士陵园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暨纪念碑浮雕揭牌仪式,这是西藏自治区唯一一个国家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2005年9月1日,山南各族干部群众、驻军、武警官兵齐聚湖南体育广场,热烈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
2006年2月,山南地区启动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工作。
2006年,贡嘎县的“邦典”和“卓舞”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1月1日,山南地区与全国同步开展农业普查入户登记工作。 2007年3月,山南地委、行署联席会议决定,集中财力投资211万余元办好六件群众最关心的实事。
2007年6月,乃东县昌珠镇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这是西藏自治区的第一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2007年7月,山南地区的128吨优质大蒜顺利出口尼泊尔,在印度、尼泊尔市场深受欢迎。
2008年2月19日至20日,山南地区经济工作会议召开,确定牢牢把握“把山南建设成为藏中经济区优势特色产业的重要基地和以水电为主的能源接续基地”的发展定位。
2008年,山南地委、行署把黄牛改良、加速奶源基地建设放在农牧特色产业“四大基地”之首来抓。
2008年5月25日,自治区“十一五”重点项目工程建设项目、总投资逾11亿的江北灌区水利工程开工。
2008年6月30日,山南地区为民办实事工程开工,当年总投资2029万元,主要实施十个项目,并配套建设给排水管网及路灯照明、绿化等基础设施。
2008年10月26日,山南地区隆子、错那、措美、浪卡子等地发生特大雪灾。
2009年,山南地委、行署提出实施“六大民心工程”的开创性实践,使人均收入低于1300元的1866户8400人摆脱了贫困。
2009年3月28日,西藏首个百万翻身农奴解放纪念日。根据克松居民《致百万翻身农奴的公开信》,山南报社围绕公开信撰写的特稿被国内1300多家各级媒体转播转载,将西藏首个百万翻身农奴解放纪念日的宣传活动推向了顶峰。
2009年5月15日,山南地区首个县级客运站——隆子县客运站投入使用。
2009年5月28日,自治区“180”重点项目之一——泽当镇水厂建设项目正式开工奠基。
2009年11月8日,由山南地区文广局、琼结县选送的卓舞《雅砻春潮》获CCTV舞蹈大赛民族民间舞类银奖。
2010年3月18日,推进山南地区跨越式发展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2010年9月27日,全区第一座大型水电站一总装机51万千瓦时、总投资近79亿元的藏木水电站在加查开工建设。
2010年10月20日、26日,山南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务员局)、广电局相继挂牌。机构改革中,山南地区严格按照“三定”要求,对地区36个部门的职能作了调整,共调整职能部门166项。
2010年12月9日,国家金太阳工程山南“村村通”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总投资7772.2万元,惠及隆子、错那、洛扎等1县、55个乡镇的未通电户4796户14221人。
2010年12月,保利协鑫桑日县10兆瓦并网光伏电项目举行开工仪式。
2011年3月,山南地区171个地、县两级驻村工作组进点开展工作。 2011年3月18日,无锡尚德电力桑日1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在桑日县开工建设,作为全球最大光伏企业的无锡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首次落户山南。
2011年3月25日,“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克松居民自编自导自演的话剧《农奴泪》上演,引起全国媒体广泛关注。
2011年4月28日,山南地区首个标准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在琼结镇雪巴村破土动工。标志着山南地区人影工作向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迈出重要一步。
2011年7月21日,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央代表团副团长、中央代表团山南分团团长回良玉率领中央代表团山南分团,带着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全国人民的深情厚谊,赴山南地区与当地各族干部群众共庆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 2011年9月,山南地区“两基”教育接受国检。“两基”国检专家组用“排头兵、领头雁”对山南教育给予高度评价。
2011年10月18日,山南地区2000余名干部奔赴全地区504个村(居)委员会,开展创先争优强基础惠民生活动。
2011年,山南地区落实本级财政投入9200万元,全面启动和推进“十大民心工程”的实施。
2011年,山南地区提出创建“十星模范村”的要求,着力做好强基惠民活动。
2011年12月16日,山南地区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启动暨基础养老金发放仪式在曲松县举行。
2011年,按照区党委统一部署,山南地区在寺庙中建立寺管会,广泛开展“六个一”、“六建”、“九有”活动。将寺庙僧尼纳人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一系列惠及僧尼的政策得到大力实施。
2012年1月10日,泽当城区便民警务站建设工作启动,山南地区共建成90个便民警务站。
2012年1月17日,山南首家上市企业海思科药业集团在深圳交易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
2012年3月4日,山南地委出台《关于建设“六个模范区”的意见》。 2012年3月28日,山南地区举行首届“感动山南十大人物”评选表彰活动。
2012年7月3日,国家电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在隆子县日当镇举行山南农网改造升级暨110千伏日当输变电工程开工仪式。
2012年7月12日,山南地区召开“产业、品牌、商标”三推进会议。会议提出,力争“十二五”期间争创自治区著名商标3至5件,新增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至3件,争创中国驰名商标1至2件。
2012年,山南地区将雅砻文化节的恢复举办写入地委1号文件,中国西藏雅砻文化节正式走上前台。雅砻文化节以“藏源·藏缘”主题,打造“藏源”节庆文化品牌。
2012年秋季开始,山南地区全面实现15年免费教育。
2012年11月17日,山南地区藏医院举行“仁青坐台”炼制成功庆祝大会,“仁青坐台”被称为药中之王,该技术是藏医药配制技术中水平最高、难度最大、风险性最高的一项技术。 2012年下半年,山南地区11县政协相继挂牌成立。
2012年,山南地区制定出台《山南地区“十二五”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累计投入9.06亿元,完成1.17万户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任务,5.2万人受益。
2013年1月6日,山南地区召开经济工作会议。会议首次提出,要为建设富裕山南、和谐山南、幸福山南、法治山南、文明山南、美丽山南和清廉山南而团结奋斗。
2013年4月,山南地区行署研究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建设。随后,贡嘎县吉雄镇德吉新村、扎囊县扎其乡德吉新村、乃东县门中岗村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建设项目和昌珠镇统筹城乡示范点建设正式实施。
2013年,山南地区出台了《进一步加强稳定边境高寒县乡干部队伍办法》。
2013年9月1日,山南地区特殊教育学校正式开学,首期共招收来自全地区的57名三类残疾儿童。
2013年12月17日,山南地区召开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大会。
2013年,山南成为西藏唯一的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
2013年,山南地区推进“双联户”创建工作,共划分11260个联户单位,产生11260名联户长。
2013年,山南地委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制定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11个方面19项改革重点任务。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行政审批事项178项,县、乡(镇)“一站式”便民服务点实现全覆盖。
2014年1月26日,山南地委启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服务群众”的意识。
2014年3月,山南地区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全面启动。当年,还全面启动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彻底废除年检验照制度。
2014年6月,山南地区成功申报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创建城市。 2014年7月1日,泽当城市公交正式运营。
2014年,山南84个乡镇通光缆,乡镇通光缆率达100%。
2014年12月19日,拉林铁路动工。
2015年1月12日,山南地区居民服务中心正式运行。中心采取“一楼式办公、一站式服务”模式,缩短了审批时间,提高了办事效率。
2015年5月4日,山南地区举行首届“山南地区十佳基层青年干部”表彰大会。
2015年5月28日,灵康药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2015年,山南地区创新开展了“法律进万家”活动。组织3635名干部、组成272个宣讲组,深人554个村(居)和214座寺庙,创新开展了为期4个月的 “法律进万家”宣讲活动。
2015年8月,首批安徽省组团式援藏医疗人才进入山南。
2015年9月8日,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庆祝大会在拉萨举行。9月9日至10日,中央代表团副团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统战部部长孙春兰率中央代表团山南分团,慰问山南各族干部群众,并赠送习近平总书记题词“加强民族团结 建设美丽西藏”贺匾。
2015年11月5日,山南地区召开优化发展环境专项行动动员大会。 2015年11月23日,历时近8年、总投资96亿元的藏木水电站首台机组正式投产发电,是西藏电力史上的第一座大型水电站,也是西藏电力发展史上由10万千瓦级到50万千瓦级水电站的标志性工程,6台机组总装机容量51万千瓦。
2015年,12县五保集中供养服务中心项目全部竣工投入使用,至此,山南地区“双集中”工作实现全覆盖。 2015年,山南地区实现了乡乡有卫生院、村村有卫生室。
2016年1月7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山南地区和乃东县,设立地级山南市;山南市设立乃东区,以原乃东县的行政区域为乃东区的行政区域。 2016年5月27日,山南市隆重举行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和市纪委揭牌仪式。标志着山南市(地级市)正式成立。
2016年,组团式教育援藏人才抵达山南开展工作。
2016年8月26日,拉萨至山南快速通道正式开工。
2016年8月,“久河卓舞”《古都春雷》喜获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项目一等奖。
2016年9月9日,山南市第三高级中学揭牌并举行开学典礼。
2016年10月24日,山南市出台《山南市大学生资助管理办法(暂行)》和《山南市大学生资助管理办法(暂行)实施细则》。
2016年10月31日,山南市不动产权证书首发仪式在泽当举行,颁发首本不动产权证,标志着山南市结束土地、房产、林地、草地等不动产分散登记的历史,全面进入了不动产统一登记的新阶段。
2016年11月,《2016中国地方政府效率研究报告》发布,山南市在全国292个地级城市政府效率排行榜第3名,位于西部地级城市第1名。
2016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对山南市实施“十大民心工程”保障改善民生的做法予以通报表扬。是西藏自治区唯一被通报表扬的地市。
2017年3月26日,山南市在贡嘎县克西乡启动“四讲四爱”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2017年,山南市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1265元。
2017年,山南12县区通过自治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山南市在全区率先“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了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任务。
2017年10月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西藏隆子县玉麦乡牧民卓嘎、央宗姐妹回信。
2017年11月,山南市藏医医院被评为“三级甲等”藏医医院。
2017年11月1日,经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织第三方评估机构专项评估检查,并报请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同意,乃东区正式脱贫。
2017年11月10日,中共山南市委一届二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山南市委员会关于贯彻落实<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加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西藏的意见>的实施意见》。会议提出了“完善基础、产业立市、统筹城乡、新区引领”的经济工作思路。
2017年12月8日,国道349线泽贡高等级公路正式通车,结束了山南市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
2018年1月5日,山南市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沿江、沿边、中部走廊三大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的决策部署,大力建设平安山南、幸福山南、美丽山南、文化山南。
2018年7月16日,山南市人民医院“三甲综合”医院揭牌。
2018年9月11日,为适应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山南市人民政府出台《山南市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若干规定(试行)》,明确优惠政策、委托招商、飞地经济、服务流程等相关事项,推动山南市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成效。
2018年,山南市全力推进江北新区建设,确保实现江北新区建设“一年有动作、三年见成效、五年基本建成”目标,努力把新区建设成为拉萨山南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平台。
2018年10月,经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织第三方评估机构专项评估检查,并报请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同意,桑日县、琼结县、曲松县、洛扎县、加查县、错那县实现脱贫摘帽。
2018年10月19日,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宣传发布卓嘎、央宗姐妹的先进事迹,授予她们“时代楷模”称号。 11月26日至12月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3届常会在毛里求斯首都路易港召开。当地时间11月28日,委员会经过评审,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藏医药浴法——中国藏族有关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知识与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