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以来,乃东区委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抓住党员和党组织这个关键,以“四项举措”为抓手,不断激发广大党员在为民服务实践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调动基层党组织在拓展服务功能,延伸服务触角的实际中强化战斗堡垒作用,引导各方力量切实把人、财、物投向基层,扎实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一是提升经济出“点子”。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为座右铭,积极摒弃“等、靠、要”思想,主动担当作为,找准问题症结、研究对策,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泽当镇赞堂社区为进一步提升社区集体经济实力,打造“三场三社”实体经济。建立采石场、粮油加工场、停车场,赞堂小康梦农机合作社、康美养殖合作社、白塔农家乐合作社等实体,实行村民入股、年底分红的营运模式。整合各类资金50余万元,购买装载机、挖掘机等设备,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加群众收入,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后劲。
二是突出重点定“调子”。坚持把好改善民生和夯实基层基础这一主基调,拓展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强化战斗堡垒作用。区委研究印发了《乃东区县级领导联系乡镇、村居、学校、寺庙联系点制度》,对联系点基层党建、党风廉政、民生改善等各项工作牵头抓总,定期深入,协调解决各项困难问题,力争把每个联系点都建成示范点。区委、政府全面实施民生提标扩面,派发民生改善的政策“红包”,县级干部带头深入农牧区包村,落实政策、派发“红包”,帮助村、社区党组织在经济发展上多谋划,在促进和谐稳定上找不足,在建强基层组织上出点子,切实提高基层党组织引领服务发展的能力。全区36名县级领导干部分别包村到户帮助联系点制定发展规划21个,为联系村居(社区)引进民生项目37个,总投资2000万元。
三是上下联动开“方子”。区直单位选派精兵强将积极深入基层、深入帮扶户家中,走访座谈,调查研究,充分发挥机关单位在人才、信息、项目、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围绕乡镇特色产业规划,为联系村居定方向、引资金,打造村级特色集体经济,实现了城乡党组织之间的充分联动,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有力推动了城乡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目前,全县48个区直部门分别建立联系点,结合强基惠民下派160名党员干部及后备干部深入到全区47个村居(社区),为帮扶村居联系致富项目14个,帮扶资金612.12万元,帮扶物资约40余万元。滴新村石料加工、多若村草莓种植、索朗村肉猪养殖等一批助推村居经济发展的好路子正茁壮成长,发挥效益。
四是典型示范引“路子”。注重把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着眼点放在基层、放在服务农牧区群众上,坚持“一线创经验、一线树典型、一线抓培养”的原则,鼓励基层首创。索珠乡建立党员责任区,实行党员服务群众全覆盖、无死角;昌珠镇探索建立党员积分制管理,对党员服务群众实行绩效管理;颇章乡雪村打造“五务合一”,发挥村级活动场所的综合服务功能。一些基层党组织的主动作为和创新举措,打造了全面服务群众的新平台。一批来自于基层、出自于实践的好经验、好典型,既培育了一批服务群众本领好的党员干部,又提升了各级基层党组织的服务水平,全区以典型示范引领服务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目前,全区7个乡镇47个村居(社区)党组织全部成立了一站式便民服务站点,服务群众的常态化机制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