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央宗) 近年来,曲松县民宗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市民族团结相关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以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为切入点、不断强化工作措施,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各项工作,努力推动全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迈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
上下一心,形成民族团结新合力
一直以来,曲松县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出台了《中共曲松县委、县人民政府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的实施方案》,成立民族团结进步工作领导小组,并从民生资金中出资40余万元打造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打造民族团结亮丽的风景线。曲松县民族宗教事务局为责任单位,在全县沿着公路及乡村道路较醒目的位置,制作民族团结进步专题宣传栏、张贴宣传标语、设置宣传横幅、悬挂和张贴有关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广告标语共15处,形成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浓厚氛围。
广泛开展经常性、多形式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宣传册子、读本,举办民族团结知识竞赛、举办演讲比赛,开展文艺节目下基层,在全县各村进行巡回演出持续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七进”活动,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延伸到所有单位、公共场所;创新开展“爱国爱教、守法持戒、民族团结、政策形势、感恩利民、服务信众”六进寺院活动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遵纪守法、民族团结”五进社区活动,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和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是非观。针对党员干部、各族群众、(下转第四版C)(上接第一版C)学生等不同群体编写宣讲材料,做到有的放矢,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丰富多彩,有声有色,两年来共开展此类活动40余次,受益群众达13800多人次,使 “三个离不开”思想等深入人心。
嵌入式生活,让心与心交融
有缘才能相聚,有心才会珍惜。
一直以来,曲松县都把民族交流作为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途径。
为此,成立青年干部志愿者团体,并要求每个单位至少一名青年干部积极报名参加,组成规范和谐的志愿者服务队伍,开展长期志愿者服务活动。
组织志愿者深入幼儿园,跟小朋友交朋友,向他们多讲民族团结的小故事,并与结对学生共同照一张照片,记录民族团结幸福影像。开展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校园文体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幼小心灵生根发芽。先后组织学前儿童观看民族团结有趣动画视频,收看有关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漫画宣传片,组织“唱红歌、颂祖国”爱国主义歌曲演唱会,同学生一起唱民族歌曲,一起跳民族舞蹈,积极学唱、传唱民族团结歌曲等10余场次。
在福利院开展 “送温暖”行动,组织志愿者帮助老人理发、剪指甲、整理床铺、打扫房间卫生,与老人话家常、谈生活,并在重阳节、中秋节、端午节等重大节日,编排文艺节目到福利院进行慰问演出。
志愿者们的体贴和温暖,让老人们感受到了党和政府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
特色产业,增强民族团结工作的物质基础
积极开展“能人回归工程”,实施“一乡一品”打造工程,不断争取更多少数民族发展资金项目,打造曲松县民族特色产业品牌,发展民族特色产业。目前以藏药材种植加工、藏香、民族手工业、畜产品加工为代表的民族特色产业初具规模;同时,将少数民族发展资金与多渠道资金进行结合,充分挖掘更多潜在的民族特色产业,帮助我县农牧民理清发展思路,大力扶持民族特色产业,带动周边农牧民群众增收,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增强民族团结工作的物质基础。
亲戚来来往往,亲情无处不在
在全县启动民族团结“结对认亲”活动。开展黄石曲松“百梦共圆”爱心100结对帮扶活动,积极争取援藏对口湖北省黄石市100户爱心家庭,对口帮扶曲松县100户困难家庭,一对一结对认亲,每月捐出100元,开展济困、励志、助学、助医等四大主题的帮扶活动,打造百户困难家庭与黄石家庭 “认亲”交流平台,增强了解,增进了感情。
结合精准脱贫,加大全县干部职工与贫困户、僧人的联系帮扶力度。要求广大干部职工根据具体的结对帮扶对象,深入到帮扶对象家中主动上门认亲,深入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认真研究帮扶措施,制定长远的帮扶计划,并与结对户共同照一张照片,记录每一个互递温暖的时刻。在重大节日期间开展相互拜访、互送祝福活动,在共祝愿、同欢乐中增进感情;具体困难“帮一帮”及时了解困难户的生活情况,一起想办法、提建议,形成“共同团结奋斗”的合力;建立台账“看一看”制定民族团结结对子活动工作台账,组织半年一交流,全年一考评,把考评结果作为年底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